睦邻家园丨“楼道自治金”撬动治理创新结出“幸福果”

2022-08-16

随着时间迁移,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高层住宅逐渐老化,人口居住密度大、电梯、给水排水、电力电气和消防设备老化、维护成本高、拆迁成本高……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2016年开始,为解决老旧大楼治理的现实困境,四平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充分发挥社区自治优势,按照“自己家园、自己做主、自己出钱、自己出力”的自治新模式,初步形成了“睦邻家园”治理体系,积极探索以楼道自治金推动老旧大楼的有效治理。

配比资金由多到少

从矛盾中萌发自治力量

居民自治是一个“小火慢炖”的过程,居民既是楼道改善的受益者又是责任人,政府的配比资金是助力而不是主力,维系楼组的“良好生态”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仅有两栋高层64户居民的伊顿公寓就是案例之一。

受到地铁建设、相邻商务楼建造的影响,伊顿公寓小区围墙、车库和居民住房有一定的损坏,个别居民甚至采取了非理性手段维权。于是,在大连西路四弄居民区党总支的党建引领下,伊顿业委会主动进行物业自管,承担起小区的大小事务,业委会主任赵阿姨,也成为了伊顿大楼的领头人。奋战几夜维修水泵、夏季高温协调电表调试……逐渐地,大楼的自管自治工作运转得顺畅了,得到了更多居民的信任和认可。当有居民提出,底楼的公共健身场地长期杂草丛生、楼道脏乱昏暗希望改造和美化时,业主集体商议后决定从公益性收益支出43万元,并向街道申请自治项目予以资金匹配,组成了大楼自治金。

为了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居民们集思广益,还请来了同济设计创意学院的师生予以专业支持,最终将底楼公共区域打造为“聚馨园”睦邻客厅,把地下车库的斜坡顶改造成儿童的娱乐天地“伊顿岛”,门廊改造成居民才艺展示墙。这样,利用改造后的公共空间,居民们可以开展“甜蜜六一”“小老师天文课”等各类亲子活动,以及受老年居民喜爱的养生讲座和女性青睐的插花会邻,敦亲睦邻的和谐氛围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伊顿公寓“睦邻家园”的整个改造过程还制成了台历,记录着建设中的点滴,让伊顿公寓的居民如同亲历一般。

由引领到共进

从乒乓中萌发自治力量

赤峰路89弄小区仅有—栋独立大楼,建成于1997年,一至四楼为同济大学教工宿舍用房,五至八楼为交通银行培训部用房,九至二十楼为业主居住房,人员结构复杂。

由于小区体量小,仅有几处绿化花坛点缀,楼底公共区域的乒乓桌便成了大伙日常活动交流的主要场所。“要是多一些公共空间就好了,大家在小区的活动里就更舒适了。”根据大多数居民的意见,业委会通过居委向街道申请自治项目,以“居民出一点、政府配一点”的模式构成了89弄的楼道自治金。大楼底层闲置空间成了改造的第一站,并取名为“旭圆”睦邻客厅,“旭”寓意着89弄,又有旭日东升、蒸蒸日上之意;“圆”寓意着所有人在这个大家庭中,团团圆圆,和谐相处。

如今,“旭圆”里设有沙发、图书角等,原先的乒乓桌也被保留了下来。居民们在此组织活动、议事论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特别是关于垃圾分类的话题,居民们自己制定投放时间、召集志愿者、安排值守等,把垃圾分得清清楚楚。

当看到小区的垃圾清扫员高温作业十分辛苦时,居民们自发提议将底楼原有的垃圾厢房改造,划出一块格子间给清扫员使用,让他们有一个清洁个人卫生的独立空间。由此,清扫员的工作热情被激活了,垃圾厢房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小区环境更整洁,居民也从自治中收获了硕果,愿意投入更多热情融入社区工作。

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领下,以老旧大楼为重点推广楼道自治金经验,提升楼道环境,增进邻里关系的同时撬动居民参与楼组事务热情,进而激活参与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共同构建了共治共享的社区大睦邻。

由硬支持到软支撑

从参观中萌发自治力量

位于本溪路149弄的九州公寓,是建于90年代中期的商品房小区,由两幢大楼组成,共180户。大楼的公共区域较多,不少楼层的走廊和大厅长期被各种堆物占据,居民投诉随之而来。

2019年,鞍一(3)居民区党总支组织党员居民代表,参观了同在四平社区的安顺苑,在看到“五好楼”睦邻客厅微改造的成功经验后,九州公寓116楼的景老师“动了心”。回来后,他主动召集同一楼层的其他5户邻居开了个碰头会,把自己的“微改造”想法作了介绍,没想到大伙一拍即合,当即整理出楼道改造的意见初稿。

仅两天时间,景老师所在楼层的6户居民把楼道和配电间的杂物清除干净,签署了“微改造”同意书,并一次性自筹1.2万元,交由景老师管理。作为支持鼓励,街道对自治项目给予资金支持。改造后,原先斑驳不堪的地板墙壁变平整了,昏暗的走廊灯光变明亮了,堆物杂乱的楼道变宽敞了,大家赞不绝口。

有了16楼的先行先试,业委会和居民小组会议讨论后决定启动小区其他楼道的“微改造”,定名为“美丽九州‘同心缘’培育计划”。截至2021年底,陆续有6个楼层共36户自筹12.6万元,完成了楼层微改造。有的居民拿出家中的字画、中国结、匾额、绿植等装饰楼层,让每层楼面都各具特色,独一无二。

可喜的是,自治金的使用范围不仅限于楼道内环境的改造和维护,更注重对楼组睦邻建设的软支撑,比如对楼内困难群体的关爱、邻里之间互助精神的传承等,并以公约化的形式进一步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增强居民间的契约精神,使自治金发挥更大作用。

在九州公寓,由于改造非常成功,一些居民正拟组建自治联盟,将楼层自治金模式延用下来,用于日常楼道维护和邻里活动开展。居委会和业委会正在制定“三年计划”,计划完成整栋19个楼层和大厅公共空间的改造,把九州公寓打造成睦邻大楼的示范样板间。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