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大咖云集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
2019-12-24近日,人工智能赋能城市与社区研讨会暨Su-Smart智慧社区分实验中心启动仪式于四平路街道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的学者与企业针对城市与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要求,从城市规划、经济学、交通学、管理学、项目实践等跨学科跨行业的角度进行研讨。
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院士鼓励青年规划师和社区一起探索“可感知、善治理”的新型智慧社区模式,四平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程国光出席开幕仪式,吴院士在程书记陪同下参观了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
吴院士对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自治、共享、开放的设计理念表示肯定,并讲述了在智慧社区中的社区及社区设计所扮演的角色,他指出:
☞设计到达其终点并回到起点;
☞社区设计将从设计师回归到社区居民;
☞社区设计和治理从泥砖走向人文,社区是供人群活动的边界内空间和重要的精神家园;
☞城市是经济体,是生产载体。在社区治理中应依靠消费带动社区维护,同时需要刺激生产消费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从消费单位转化为创新单位,并产生一定的智力外溢,完成从创新到客户的直接绑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主持开幕仪式,他表示,长期以来同济大学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持续向周边区域与邻近社区输送新的智慧与理念,形成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与四平社区形成了良好互动。
四平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监察办主任金晔对同济大学研讨会在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举办表示热烈欢迎,他肯定了同济大学对四平社区微更新的积极作用,并展望了智慧社区建设的美好愿景。
研讨会中,来自不同学术背景的三名学者分别作主题报告。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谢驰教授讲述了人工智能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不同层面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效用。
上海财经大学孙聪教授带来基于行为大数据的经济分析与可持续治理的报告,他指出,可持续的城市治理方向是契合居民需求,通过行为上的大数据研究,挖掘不同年龄和人群的行为习惯,是研究社区治理的新思路。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超教授介绍了国外在社区治理和品质提升的新方向、新方法,他提出“大智移云”概念,通过大数据、AI智能、移动、云计算的结合探讨未来对社区研究的新方法,并展望了新方法在评估与量化抚顺路睦邻中心对周边社区生活品质的影响。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学院潘毅群教授,交通工程学院骆晓副教授,建筑与城规学院的周新刚助理教授,电信学院齐鹏助理教授,上海市规划院刘淼规划师,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卢昱杰教授,经管学院研究院肖超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胡宏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朱祎助理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刘悦来老师、赵蔚老师、方家副研究员,经管学院金颖妍助理教授、国匠城朱玮,城室科技的易红杜、张鼎等学者在论坛中进行交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
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为同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城市与社区研讨会暨Su-Smart智慧社区分实验中心与街道社区搭建了沟通平台,为规划师回归社区提供了试验田,实现了社区设计和治理从泥砖走向人文。
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功能设置多元化,是一个集议事、影视、冷餐、图书阅读等多方面用途的大型开放式休闲区域。睦邻中心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早教空间和亲子互动区域,孵化本土化健身、舞蹈、歌唱、书画等文体活动团队,吸引社区各年龄层居民群众在中心开展活动、参与自治项目。欢迎广大社区居民、学者、高校参观睦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