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2024-08-14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作为行政系统的“神经末梢”,基层直面社区与居民,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线服务,如何实现从基层“末梢”向治理“前哨”的转变,值得我们深学细悟、奋楫笃行。
一、“寻宝”古北,借他山之石,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日,“青锋”计划基层治理组的成员们,追寻总书记的足迹,聚焦基层治理,来到全过程人民民主首提地——古北市民中心,开启了一场基层治理民主实践的感受之旅。
在古北市民中心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一楼基层立法联系点、虹桥海外人才荟、“一网通办”古北市民中心服务站等,在三楼,大家先后参观了老年人助餐点、彩虹之桥志愿服务中心、凝聚家·在职党员报到站以及市民议事厅等便民服务设施,沉浸式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提出过程及其在社区基层治理过程中的践行情况,详细了解古北市民中心先进的社区治理模式和创新的基层服务理念。
在古北市民议事厅中,墙壁上挂着议事规则、议事流程等内容,引得成员们的驻足观看,据介绍,这是荣华居民区党总支搭建的由中外居民组成的协商议事平台,以“自主提事、按需议事、约请参事、民主评事、跟踪监事”为特色的议事厅运作规则,形成党建引领全过程的民主决策,营造有事好商量、“众人事众人商”的社情民意沟通氛围,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参观完古北市民中心,“青锋”计划基层治理组成员裘润泽谈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步入古北市民中心,重温总书记谆谆教诲,字字珠玑,句句箴言。‘要推进服务供给精细化,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奋斗为民,一诺千金,一笔一划,更为我们基层工作者描绘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斑斓画卷,我们要立足社区实际,做更多接地气、聚民智的有益探索,开通社情民意的‘直通车’,架起联系群众‘连心桥’,在与群众一起办好大大小小的事情中,形成更多人民城市人民建的生动实践。”
“参观完古北市民中心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这里社情民意能直通相关部门。‘一网通办’服务站、市民议事厅等便民服务设施更是非常‘接地气’地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各种需求。”“青锋”计划基层治理成员翟文洋感慨道。
二、红色引领 “青锋”赋能,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从与居民区书记们的“基层治理能力大比拼”中汲取一线经验,到赴古北市民中心学习先进治理智慧,街道“青锋”计划基层治理组的小伙伴们一直在行动。他们满怀激情与思考,聚焦于社区治理团队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治理两大核心切入点,深入开展基层治理项目。
位于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内的“红色加梯队”,作为基层治理组的跟进项目,是一支由居民区党总支发挥牵头凝聚作用,引领“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积极发动退休老党员、楼组长、志愿者和专业人员组成的社区治理团队。他们协同楼道红色议事厅,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发挥党建引领议事协商在小区“微治理、微更新”中的关键作用,努力促成业主形成统一意见。
在近期的项目推进会上,“红色加梯队”与成员们分享了参与加梯工作的初心、其中的小故事以及就目前工作中遇到的新思路、新想法与成员们探讨交流。
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多元化的组织结构和先进的理念,在小区电梯加装工作中,已逐渐形成一套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不断带动着新的楼栋成立电梯加装三人小组,从意向楼组意见征求、协议签订、工程验收、维保等多个环节推进电梯的加装。截至目前,在这支队伍的帮助下,促成加梯业主签约项目11个,其中已竣工项目8个。
通过现阶段的实践学习,“青锋”计划基层治理组的成员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深化了对基层治理工作的认识,更加激发了大家积极参与探索基层治理实践的热情。接下来,大家将继续关注社区的发展,聚焦难点堵点,通过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民意,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并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形成典型做法,进而向广大社区拓展、实践,共同推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