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仅有86个车位,为何停进180辆车?鞍山五村“硬核”破解难题
2020-11-10近日,鞍山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业委会、党员志愿者齐聚一堂,就小区各项治理事务举行了一场交流会。在鞍山五村,这样的沟通交流会就经常性举行,有事大家一起商量是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一环。
心里“门清”才能精细管理
鞍山五村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占据安全通道,车辆进出困难,导致小区矛盾突出。“刚好去年我们小区做美丽家园建设,借助这个契机,我们业委会打算努力在这之上做些新尝试。”小区居民陈伯华不仅身兼业委会成员、楼组长,还是居住多年的老居民,左右邻居都十分熟悉。他回忆到,为了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他白天、晚上有空就在小区里数车辆和停车位。“仅有86个车位,却停了180辆车。” 社区治理开头难,但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心里“门清”。
停车难问题业主诉求多、利益牵涉广,光靠业委会力量不足,打通社区治理的“关键轴”,就需要通过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有机融合。在党建引领下,由鞍山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挂帅,业委会代表为成员的联系协商会议制度成立。就小区停车位问题,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步调一致,齐力攻克停车难题。
精准施策让制度保证基础
软硬兼施。要想解决小区停车位难题,第一步就是要先“清”。鞍山五村居民区党总支借助小区“美丽家园”建设和NICE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业态整治契机,与业委会全面排摸小区车辆,“硬气”地“清出”外来车辆,重新规划业主车位,留出小区消防通道;“柔软”地劝说不服气的“少数派”,摆事实、讲道理,使广大业主意见统一起来。杜绝了居民们为停车“伤脑筋,伤感情”,终于打通了小区“生命通道”。
分工明责。为保障小区业主根本利益,防止小区物业管理中出现不作为、滞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发生,由原本的“两个中心”登记停车位制度,修改为党总支书记“一个中心”。同时,由物业换聘专业保安人员,严格把控外来车辆停放。每天晚上9点到早上9点,派专人进行小区巡逻,一旦发现不合规停车的车辆,电话通知车主调整。
制度规划。鞍山五村辖区内还涉及到两家学校和城管中队的停车规划,经过协商沟通,决定城管中队停车时间为晚上7点前,学校为晚上5点前。经过业主大会投票通过后,停车位的收费标准也从原来的4小时10元,更改为1小时5元。小区车辆管理严格执行,进一步杜绝了外来车辆占道问题。业委会成员陈伯华说:“这样规划以后,现在我再数车辆,每次都能空有7、8个车位。” 停车难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加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基础
16号楼的下水道堵了、8号楼二根水管需要更换、9号楼有块玻璃坏了……党总支实现了把矛盾稳控在小区、化解在基层,维护了社会稳定。
鞍山五村居民区党总支以共治共享为目标,将社区治理的“末梢神经”延伸至小区每一位居民,实现小区治理“大家管”,推动形成以小区为单元的“社区朋友圈”。
为持续增强社区治理能力,居民区党总支将充分发挥在社区自治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以更好服务为宗旨,把工作做细、做稳、做实,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整体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