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三驾马车”自治不缺位
2018-11-09四平路街道鞍山六村居民区是始建于50年代的老旧小区,内有50年代的三层砖木结构老公房,也有80、90年代的多层老公房,还有2幢高层公寓大楼;由4个自然小区组成,分别有4个业委会和4家物业公司。小区老旧情况凸显,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其治理离不开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这“三驾马车”。但在鞍山六村4个自然小区中曾经就存在物业管理缺位,业委会缺位的情况,居民意见大、呼声强烈,如何解决居民群众的“急、盼、愁”,突破社区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党总支通过加强居民区“三驾马车”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做到小区自治“两个”不缺位,即业委会不缺位、物业管理不缺位,使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一、推进小区物业接管,做到小区自治物业不缺位
长期以来,鞍山六村小区的保安保洁工作一直由居委会兜底托管,保安保洁人员都是由政府补贴的“4050”人员,由于没有专业保安和专职保洁人员,小区停车难和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去年开始由于非正规组织关闭转制,小区面临无保安保洁管理的局面。针对这一情况,党总支积极搭建平台,在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想方设法推进小区物业管理。但要物业接管,前提条件必须提升保安保洁费,由原来每户每季10元提升为每户每月10元,居民反响强烈,一方面要求改善小区环境,一方面又反对价格调整,投诉不断。
为缓解居民矛盾,街道延长鞍山六村老旧小区的费用补贴期限,在此期间,着手解决小区物业接管问题。党总支、居委会主动牵头搭平台,首先,与业委会充分沟通,说明物业接管不推进,小区将面临无保安保洁的状况,业委会应把社会责任担起来,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经多次沟通,4个业委会统一了认识,同意推进小区物业接管;其次,宣传发动,党员骨干群策群力商讨小区接管问题,党小组长、楼组长主动发挥作用,协同做好居民工作,统一业主思想,提升了保安保洁费;再者,街道推荐物业公司让业委会、业主考察选择,确定物业公司后,由业委会与物业对接、沟通,协商小区接管事宜。在街道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党总支、居委会先后召开了20多次协调会,最终,在今年5月份,由安善物业管理公司顺利接管了小区的保安保洁工作。铁路小区业委会主任兼党总支委员岑建荣利用自己曾经做过物业管理公司的经验,在此次小区物业接管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
目前,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在党建引领下,运行正常,尤其在“睦邻家园,精品四平”建设,迎进博、助创全工作中,“三驾马车”协同作战,主动站在居民的角度去为大家服务、解决问题,为小区的环境整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健全业委会组织,做到小区自治业委会不缺位
鞍山六村居民区国中公寓小区,由2幢高层公寓组成,280多户居民,在上世纪98年建成后,近80%进驻公司,随着时间推移,住户越来越多,而根据房屋属性,绝大多数房屋属于居改非,到了2015年,住户已占50%,住户与公司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业委会的停摆和物业缺少监督,引起居民的不满,强烈要求改选业委会。
针对这一问题,党总支主动牵头,居委会参与,经过长达一年的时间,国中公寓小区选出了新一届7名委员组成的业委会,并在街道的支持下对居改非现象进行整治,居民积极拥护,拍手称好。但由于居民诉求不同,问题很多,一年中换了4家物业公司,1名委员辞职,主任和副主任相继辞去职务,只愿意当委员,目前业委会处于6名委员集体领导的模式。党总支一方面积极与业委会、物业公司沟通协商,确保小区物业管理正常运行;一方面积极想办法做业主工作,按程序补选委员、主任和副主任,健全业委组织。为推进小区民主协商自治,党总支充分发挥服务群众优势,申请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在国中公寓打造建立了“睦邻党建议事厅”,作为党组织一个延伸阵地,把党员身份亮起来,让党的声音响起来,与居民零距离接触,倾听居民意见和建议,协商解决小区问题,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三驾马车”协同自治,让党员成为业主“代言人”,使小区事有人管、有人议、有人办。党总支“堡垒”作用的发挥,形成以上带下、以下促上、贯通联动、党员参与的党建格局,使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发挥了作用。
党总支通过加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建设,使居委会敢于担当,业委会主动作为,物业全情投入服务,共谋对策,主动担责,使困扰居民区多年的“顽疾”逐步得以解决,社区治理能力得以提升,群众满意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