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朋友圈(睦邻中心篇)| 屋顶花园微更新 打造共享新治理
2024-12-16
近年来,平凉路街道社区第一睦邻中心在探索基层治理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通过“党建+睦邻”模式,以项目化方式,发挥睦邻中心议事平台功能,激发多元主体参与自治共治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居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格局。
屋顶花园项目,是社区第一睦邻中心的一大亮点。自2016年启动以来,成立了屋顶花园共治委员会,完善细化协商议事机制、绿化养护机制、包干机制等各类机制。在实践中注意过程治理与结果管理的融合,职能部门、社区、学校、商户、社会组织、志愿者、青少年各司其职,共同打造出既实用又美观的屋顶花园。在合作管理过程中,协商主体全面,议事流程规范。该项目注重社会参与、完善组织架构和加强党的领导这三个自治要素。集体的智慧、程序的公正、共同的治理,铸就了屋顶花园的实用与美观。
去年,纺三居民区党总支牵头,依托睦邻中心和社会组织,以及同济师生的力量,共同打造了“红色滨江寻访,百年时光回响”项目。纺三志的诞生,让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以及更多的人通过看见红色建筑,听见历史声音,感受到纺三的文化底蕴。
今年,社区第一睦邻中心主动牵手怀一小学和上海杨浦区一米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建单位,举办了7场关于屋顶花园香草园建设的议事会。通过持续的校社联活动,社区和专业社会组织优势互补、同创共建,共同助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如,怀一小学的学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举办“夏日送清凉 关爱沁人心”活动,用屋顶花园种植的香草植物制作薄荷绿豆汤,关爱户外工作者;怀一小学和社区第一睦邻中心达成协商一致,开放中心的便民大厅作为接送学生家长等候避风亭,进一步缓解高峰期校门口马路拥堵的情况。
屋顶花园治理过程中,社区第一睦邻中心从实施路径上,在传统的居民区党总支与共建单位之间构架起更具协同力和组织力的自治共同体。这个“中间层”蕴藏的张力很大,充满想象力,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社会组织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仅配套要素资源,还通过专业力量稳固社群之间信任和尊重,真正实现基层治理在空间上的街居联动、组织上的党群联动、治理上的五社联动。
屋顶花园的微更新不仅美化了社区环境,更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凝聚了人心,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平凉路街道社区第一睦邻中心将继续前行,在党建引领下,不断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自治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