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真口吻叙述红色记忆 —— 杨浦滨江“小小讲解员”开展首次培训
2019-12-30随着杨树浦驿站秦皇岛站、雨水花园站成为网红打卡点,上海市民、外地游客通过驿站了解杨浦滨江的愿望日益高涨。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杨浦滨江百年人文历史,更好地宣讲红色工运革命斗争史,平凉路街道积极创新工作形式,招募组建了一支由7名小学生组成的杨树浦驿站“小小讲解员”队伍,并于近日进行了首次培训。
周末的清晨,7名“小小讲解员”早早来到雨水花园站门口等候,他们身穿红色马甲,戴着驿站运营服务人员专门为他们制作的工作牌,在杨浦滨江党群服务站讲解员张蒨的带领下,从雨水花园为起点,沿滨江开始讲解培训之旅。
张蒨告诉大家: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杨浦滨江一带绵延十多里的工厂区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史。因此,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厂房也是我们这座城市宝贵的工业遗存。杨树浦水厂那壮观的英式城堡式建筑,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学生们边听边记,不时自己进行讲解练习。张蒨说道,杨浦滨江也是许多民族品牌的诞生地,承载着工业文明和红色记忆的这些老厂房,厚重而质朴,等着你去静心阅读。同学们认真聆听,颇有感悟,通俗易懂的话语,让孩子们沉浸在杨浦滨江百年工业的变迁。
风雨如磐的年代,这里是红色记忆的发端,苦难辉煌的历程,这里是初心铸就的起点。来到秦皇岛码头站,这里是当年毛泽东同志送别中国第一批赴法勤工俭学青年及其他革命领袖的起航地。在这个红色起航地,孩子们纷纷表示愿意多抽出时间,从自己的视角,为大人、小伙伴讲解滨江、讲解红色历史。
经过首次系统专业的培训,“小小讲解员”基本熟悉了发生在美丽滨江的故事,个别学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简单讲解。根据培训计划,平凉路街道专职运营人员,还将从讲解技巧、主题分析、礼仪着装等不同角度,对同学们展开全方位培训。
随着平凉路街道党建“朋友圈”的扩大,街道依托驿站,不断致力于将党建和文化有效融合,激发各个群体的参与热情,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
越来越多的辖区单位和志愿者,正自觉奉献时间、精力、资源,共同参与驿站志愿服务等工作,全力推动杨树浦驿站这一党建实体项目不断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