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覆盖丨党建“聚”新、服务“暖”新、治理“惠”新——控江路街道搭建新兴领域党群温情桥梁

2024-12-02

    控江路街道坐落于杨浦区的中心地带,东临双阳路,西接杨树浦港,南抵周家嘴路,北达走马塘,是一个历史悠久、居住密集的社区,以其成熟度高和“老小旧”特征而闻名。这里,生活设施齐全、名校云集,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浓郁生活气息,但面临着老龄化日益严重、房屋老旧等待改造、特殊困难群体亟需关注等多重挑战。     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控江路街道通过抓实底数排摸、建强组织体系、做优阵地保障,通过街区党支部工作将新兴领域各类主体、各类人群纳入组织视野,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抓落实、抓成效,在攻坚实践中形成三项常态化工作机制。

拉近党“新”距离,激发治理活力

    面对全覆盖这一新任务、新挑战,街区书记们主动作为,用“铁脚板”走遍大街小巷的商铺门户,用实际行动将党“新”的距离拉得更近了。 日前,凤城路街区党支部在日常巡访排摸中发现控江路1521号和1523号楼的雨污管道严重老化、堵塞,污水四溢。面对这一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周边环境的难题,街区党支部即刻将问题告知居民区,居民区党总支第一时间召开居民区“三驾马车”会议,邀请街区书记、党总支委员、居民代表、综合执法队队员、辖区内新就业群体共商共议,找原因、提需求、觅良策。 会后,综合执法队前往现场实地指导改造,链家房地产、五金店等辖区新就业群体纷纷群策群力、提供物资支持。街区和居民区党员骨干和居民代表逐户上门走访,与商户和居民沟通解释,消除后续施工可能带来的顾虑,为后续管道施工征得了良好的民意基础。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两周就完成了难题的闭环处置,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由此街区及时形成了和居民区双区联动“各方汇聚、同力协契”街区议事会机制,有效提升了街区的组织动员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议事解决能力,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群体纷至沓来,为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构建良好营商环境开辟了新格局。

从“客人”到“主人”,汇聚治理力量

    “以前都不知道入党申请的步骤,多亏了书记,现在终于找到组织了。”经营者小卢高兴地说道。     靖宇南路街区书记在排摸走访工作过程中,第一次遇到了在菜场开店的小卢。通过几次的走访联系,小卢与街区的工作人员渐渐熟悉起来、慢慢地建立了感情,并向街区递交了自己的第一份入党申请书。     最近,在靖宇南路街区党群服务阵地,常常能看到小卢这样的新兴领域经营主体的党员前来咨询或参加活动。自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靖宇南路街区持续开展了心“新”相“应”关爱“益”起来活动,在炎炎烈日中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盐汽水和矿泉水,送去夏日的一份关爱和清凉;阵地外设置了外卖小哥专享停车位,阵地内提供手机充电、热水饮用、医疗箱等常态化服务,让新就业群体累了能有地方歇歇脚,饿了能吃上热饭菜,从归属感上,慢慢拉近党群间的距离。     近日,街区党支部进一步探索延伸了“你呼我应、吹哨报到”机制,暖“新”理发店在靖宇南路街区党群服务阵地上新了。街区党支部将需求与资源相融合,邀请个体党支部的党员免费为新就业群体的骑手小哥们理发,在互惠互助中增强新就业群体的团结力、凝聚力,引领新就业群体主动跨前、发挥志愿服务力量。     依托“你呼我应、吹哨报到”机制,特别是在台风“康妮”来临前夕,各街区书记在微信群内发布“召集令”,辖区内新兴领域群体纷纷积极响应、主动到阵地报到。快递小哥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在工作途中,帮忙发放防台防汛安全宣传单、发现隐患并及时向街区党支部反馈,党支部联合处置部门第一时间消除隐患。     “以前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可以利用我的专长为大家做点事挺好的。”在靖宇南路上经营五金店的小蒋高兴地说。     “这里经常有面向外卖小哥、骑手的活动,有的时候路过就进来看看,反正我们要在路上跑的,看到哪里有隐患,随手拍一下发在群里,他们都会来解决的。”美团小象超市的骑手小李说。 如今,有了“你呼我应、吹哨报到”社会动员机制,新兴领域党员的表率作用日益显现,治理力量也得到显著提升,新就业群体也成为了街区治理中的关键一环。从“客人”到“主人”角色上的转变,正是街区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的真实写照。

    织密街区“一张网”,健全治理体系

    在街道党工委大力支持下,黄兴路街区以网格机制为依托,编织了一张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街区治理网络。这张“网”,连接着“党建、社工、市监、城管、城运、营商、群团”七大员专班,组建全覆盖常态化力量,定期开展组团式走访,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对辖区内的新兴领域市场主体,街区党支部发放街区联系卡,每一张卡片都是街区党支部与商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每月的全覆盖走访切实做到“首问需求”“常问情况”“细问困难”,确保街区治理走深走实。 “喂,你好!黄兴路街区吗?我从联系卡上看到你们的电话,我店里的隔油池垃圾实在不知该怎么处理,我现在只能把打捞出来的十几袋垃圾放置在店门口,你们这里谁能处理?”一天上午,双阳路上的一家餐饮单位打来电话反映情况。

    街区党支部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实地了解情况,随即启动网格治理工作响应机制。问题一经上报,网格长、联络员迅速行动,根据情况研判、调动协调城管、市监等街区常态化工作力量,前往现场进行处理,困扰该餐饮店老板的10余袋垃圾很快被协调清理干净,最终形成了街区“商户举手、部门处置、支部督促、结果评价”的问题闭环处置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推动了及时高效的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在控江路街道各个街区,每一位商户都能感受到街区党支部的关怀与温暖,每一类群体都能享受到网格治理带来的便利与舒适。今后,控江路街道各街区将继续织牢、织细、织密“一张网”,构筑“平安宜居、多代融合”治理新篇章。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