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社合作建桥梁!杨浦打造专业化、多元化、全周期政策公开服务模式

2024-11-21

今年以来,杨浦区积极引入第三方社会力量,与行业协会、商会、产业园区、居村委等组织建立常态、长效合作机制,在政策发布、解读、推送、公众参与、实施反馈等方面,探索多元立体的政策对接机制,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项目领域

打造专业化、嵌入式服务模式

 

针对特色鲜明、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的行业领域,职能部门与对口行业协会、咨询机构开展1V1深度合作。

 

 

 

区建设管理委区建筑业联合会形成全面合作。联合会参与到对企服务、解读宣传、意见征集、政策制定等各个环节,举办了培训会、座谈会、样板工程观摩等众多活动,帮助企业更好适应政策变化,帮助政府更好汇聚民情民意。联合会还为企业量身定制企业服务包,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提供操作指引,服务了杨浦区今年开展的外商投资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

 

 

 

民生保障

打造多元化、立体式服务模式

 

针对服务人群多样、管辖范围较广的综合型部门,适宜打造多元立体政策公开服务机制。

 

区民政局与相关高校、企业、协会等组织深入合作,形成“3+N”政社合作服务矩阵。“3”即三支队伍:幸福养老智库专家团、养老机构片区专管员、社会救助顾问;“N”“N”个平台,包括区社会组织促进会、区养老服务协会、区陪诊师联盟、养老E顾问平台、数字民政平台等。此外,还形成了区民政局行业协会和社会组织服务对象的政策辅导与意见反馈双向循环机制。其中,打造幸福养老智库专家团,广泛汇聚复旦、同济、美团、抖音等各领域专家及领军人物,开展政策决策咨询与政策评估合作试点。

 

 

 

新江湾城街道就老龄服务、创业就业、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四个方面,分别与4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依托街道“15分钟就业服务圈”“15分钟养老服务圈、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社区睦邻中心等平台,去年以来,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创业就业、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推送、解读、辅导、咨询269场,累计覆盖人数17388人。

 

 

 

企业服务

打造全周期、陪伴式服务模式

 

为解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不同问题,杨浦不断完善全过程服务模式,促进企业健康、持续、稳定成长。

 

大桥街道持续打造连心桥营商品牌,建立了营商服务专员团队。专员面向各园区开展政策咨询、政策讲座、政策宣传,并且深入园区企业,11提供从招商到选址、注册、落税的一条龙服务,同时定期与属地街道对接联系,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协调。

 

 

 

区人社局聚焦创业就业,与复旦科技园、同济创新创业学院等第三方达成协议,在国家人社部马兰花培训的模拟经营创业沙盘基础上,精心设计规划,全市首创将人社创业政策与沙盘模拟深度结合,设置社保费补贴、房租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补贴等人社政策受理环节,实现政策信息可视化,帮助企业深入理解政策信息。

 

 

区商务委结合杨浦数字经济当前发展中的出海需求,在今年5月设立了数字贸易发展服务中心(企业出海发展服务中心),依托上海国际商会的第三方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包括商业咨询、投资促进、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以及数据跨境交易等一系列专业服务,已为100多位中小微企业代表开展了政策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

 

 

 

下一步,杨浦将坚持成熟一种推广一种的原则,对于前期已经成型的项目,及时总结经验成果,择优归纳、宣传推广。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