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谷科技园:一站式服务新标杆,全方位护航企业成长

2024-08-19

编者按:今年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方案更新到7.0版,最大的特色就是突出一个字。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各区营商环境巡礼杨浦行活动发布仪式上,杨浦区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新招,以街道为切入点,结合属地化服务优势和功能定位,推出一街一品项目。

 

这一期我们介绍的是新江湾城街道的营商环境优化举措。街道辖区内的湾谷科技园,依托大学校区的知识溢出效应,以及城市里独一无二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成为新一代生态商务总部型办公+国际科技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园区,且形成了独特的创新生态。

在上海,一个科技园区因为与硅谷有着相似的区位优势,而被命名为湾谷科技园。它的周边,拥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等知名高校。

 

 

 

今年5月,由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城投三方共同发起的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落地湾谷科技园,将努力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区域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宜创:要素齐聚,活力迸发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湾谷的浓厚创新氛围吸引,将研发大脑搬来这里。德国汉高就是其一。今年年初,这家在工业和消费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在湾谷正式启用汉高消费品亚洲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强汉高本土化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事实上,科技创新早已写在湾谷的基因里。十年来,湾谷科技园结合自身定位,不断深化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联动学城、产城、创城——三城融合建设理念,整合高校、园区、产业等优势资源,集聚社会力量,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初步建设成为技术交易活跃”“新兴产业孵化”“龙头企业集聚”“创新文化和谐于一体的科技园区。

 

 

 

如何让科技园区突破物理极限,成为具有巨大辐射效应的科技创新集聚区?湾谷瞄准了技术转移服务,扶持相关业态,打造技术转移功能集聚区。目前上海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都在湾谷落地,为园区内的创新创业打开了高速通道。

 

2015年揭牌成立的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是全国唯一以市场化机制运作的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也是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2010月开市的上海技术交易所,是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国内首家国家级常设技术市场,专注技术交易,汇聚政府、金融、成果、机构等要素,形成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并为产业转化及发展赋能。截至目前,上技所累计服务园区企业5家,项目数11宗,成果服务数35个,成交金额2.93亿元。

 

今年开始打造的未来谷作为深化区、校、企协同创新的服务平台,将培育引进更多高质量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联合体等平台载体,促进核心程度高、带动效应强的项目孵化转化,通过与上海技交所、上海国投等实力机构合作,加快整合技术要素资源,强化产业与金融对接,以完备的要素保障助力企业成长壮大、产业集聚发展。

 

 

 

 

宜业:服务精准,近悦远来

 

 

湾谷科技园以舒适的总部办公为物理载体,以多维度的园区管理为平台支撑,以完善的园区配套为服务要素,吸引了不少总部企业和双创企业入驻,同时也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上下游企业进驻。其中不乏中兵北斗、千寻位置、复旦微电子等业界翘楚。大批企业的入驻所产生的虹吸效应正使湾谷成为上海重要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和集散中心。

 

3个人开始创业,到超过500名员工,在湾谷科技园拥有超200人的研发团队……复志科技经过8年发展,如今已跃升为一线3D打印公司。在创业早期,3D打印还不受资本关注,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我们初创企业非常重要。创始人兼CEO封华说。而在杨浦,他所获得的远不止资金扶持,而是整个创业生态体系的支持,楼下是技术交易所,隔壁是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旁边是复旦大学,这种所需要的资源就近可得的感觉对于创业者而言非常难得。

 

面对园区内处在初创期、成长期、稳定期等不同阶段的企业,新江湾城街道会同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四大算法,持续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各类服务。

 

 

 

强楼宇招商一体化建设,成立全区首个楼宇发展自治联盟。街道强化楼宇之间的互动联系和经验分享,提升楼宇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与楼宇租赁信息透明度,规范商务服务品质。去年上线的产城融合一网式营商服务平台,通过纳入辖区内园区楼宇、企业数据,联动多方资源,以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服务企业一站式数字管家

 

办事流程,推进服务企业就近办、零距离。为了发挥湾谷驿站贴近企业距离优势,街道将一网通办系统延伸到站点,建立营商环境诉求受理和分级办理机制,有效地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定期开展政策宣讲服务日活动,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金融、人才、劳动就业、法律等专业政策咨询;适时开展企业沙龙、商会活动,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联系机制。

 

发挥服务数效应,树立全员店小二意识。街道聚焦提升服务楼宇能级,创设双楼长制,由各级干部、楼宇管理方、部门负责人担任19家重点楼宇群大小楼长,并会同投促部门、市场监管所设立专管员服务专员,集聚一支70余人的服务队伍,为楼宇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通过加强日常定点走访,协助企业解决员工招聘、人才落户等实际困难。

 

机制体制障碍,持续创新机制提升服务效能。街道成立全区首个营商服务综合驿站,将社区受理中心政务服务、社区卫生中心健康服务、券商企业投融资服务一站式直送企业家门口

 

 

 

今年年初,湾谷科技园迎来了一位法治副园长,这是上海检察机关设立的全市首批科创园区法治副园长,承担了引导园区内企业开展合规管理,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体系等工作职责。年底,街道还将在园区内建成湾谷法治中心,整合区司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信访办、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区相关职能部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上市调解、外籍人士办证、诉讼服务指引、企业合规体检、企业登记、劳动监察等服务,持续提升园区服务专业化水平,为企业白领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

 

 

宜居:配套多元,心安归处

 

 

留住人才,才能留住创意,让活力持续。帮助人才住有所居、安居宜居,心无旁骛地干事业,是建设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浓墨重彩地写在了湾谷科技园的发展规划里。

 

为了满足人才的安居需求,上海城投置地(集团)有限公司打造出满足高品质居住功能的租赁住宅品牌城投宽庭,以全方位管家式贴心服务,帮助住户实现向往的美好生活。同时针对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刚需,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

 

 

 

目前,在新江湾城街道辖区内共有两处保障性租赁住房社区,都位于地铁站附近。城投宽庭江湾社区共建有1719套保障性住房,服务2000余人,提供一房到三房多种户型。同时,自带约3000㎡的商业配套以及约800㎡的公共服务空间。城投宽庭光华社区共建有1234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人数1000余人。

 

根据街道与城投置地签订的2023—2025年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优惠价向企业推广城投房屋租赁项目,共同服务企业留住人才。除此以外,还持续推进社区治理共建共享,以服务区域发展为核心,整合湾谷家庭医生工作站、城投宽庭、社区文化中心、杨浦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检查工作站等各类资源,全面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立足D4(城投宽庭)地块,围绕年轻人,打造青年友好综合体(Young+),通过复合社区服务、生活服务、乐业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一站式解决新江湾城青年生活、工作、社交等多元化需求;推动区域共治,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共同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治理等工作,共同优化区域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加速推进社区更新、社区治理、美丽街区等方面的应用场景落地,为社区居民和企业营造良好生活创业环境。

 

守着中心城区唯一的湿地,新江湾城社区绿化覆盖、绿道串联、绿网贯通形成森林绕城,实现人与自然交融、文化与生态互动、健身与旅游结合。风筝节”“悦读季”“运动季”“音乐季等新城四季文化节等主题活动轮番开场;长三角风筝邀请赛、新城诗词成语大会、新城社区体育大联赛、交响音乐会等文体品牌推陈出新……在这里,生活配套更加细致,生活内容更加精致。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催化、生态优化的美好画卷,正在湾谷、在新江湾城徐徐展开。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