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信用赋能,加强增信数据归集和共享

(2021年09月22日)

案例特色亮点

信用信息的归集和共享是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性工作,依托浦东新区政务信息资源动态共享交换平台,新区大数据中心不断加大数据支持力度,数据归集数量及质量均取得明显提升,实现了信用数据的统一归集、规范共享、有序开放,做到“采得到、拿得出、用得上”,为“大数据+信用”等创新应用赋能。

一、案例背景

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浦东新区聚焦“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城市精细化管理、基层社会治理、经济领域风险防范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定的创新举措。“双公示”等信用信息是浦东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性工作,也影响着着浦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发展。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提高信用信息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确保归集到的信用信息有用、能用、好用,从而为“大数据+信用”等创新应用进一步助推赋能。

二、主要做法

依托浦东新区政务信息资源动态共享交换平台,打破部门和条块分割导致的信息共享难的问题。各部门可以通过接口、表单填报和前置机推送等多种方式,将信用信息按照应用部门的需求进行及时、有效的归集。同时,通过制定信用信息的标准规范,建立区级信用专题库,各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在共享交换平台上申请相应的信用信息。如果资源属性标注为主动共享,完成备案后可以直接获取;如果资源属性标注为协议共享,一般在资源需求方提出申请后的10个工作日会收到数据提供部门的答复,审核通过的,平台即开放相应的访问权限,需求部门按照接口调用方式即可获取数据;审核不通过的,提供单位需说明理由,由大数据中心组织供需双方协商。

三、案例成效

(一)数据归集情况

截至20209月底,共归集“六个双”事项137项(双公示、双告知、双随机、双反馈、双随机和双评估),归集信息项3524个,归集数据总量约6626万多条,涉及委办局共计29家。其中,“双评估”的“信用评估”类事项如信用评价结果、失信被执行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名单等,共归集34项,数据量约165万多条;“风险评估”类事项归集了1项,数据量约21万多条。

(二)数据共享情况

区内共享。浦东新区推进“六个双”数据共享工作以来,区委办局之间522次“六个双”资源目录的共享,数据调用超过16亿次,满足了区发改委、金融局、城运中心、审计局等26个部门的场景建设、数据分析等方面的需要。市-区共享。积极与市大数据中心协调,申请信用类数据资源共计40次。截至20209月底,浦东新区共获得市委办局27个信用类事项的数据资源(数据落地22个,数据接口5个)。同时,浦东新区积极向市大数据中心提供“六个双”数据资源共享,截至20209月底,浦东新区在市公共数据管理平台共编目360个,其中“六个双”相关数据编目15个。

(三)数据开放情况

截至20209月底,浦东新区开放双公示类数据10个(数据接口1个,数据产品9个),开放数据项共35项。2019年上海市经信委发布的《2019年度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绩效与应用成效评估报告》中,浦东新区以77.5的总分排名16个区第一。

申报单位:浦东新区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