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文化进校园典型案例展示

(2021年12月17日)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小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杨浦的学校们深入开展校园诚信建设,将诚信宣传教育融入课堂教学、道德教育、美德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中,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控江中学附属民办学校

播诚信之种,育诚信之花

在控江民办的校园里,11月不仅有热闹的赛场、烧脑的考场,还有诚信周主题活动闪耀登场。

1.做好四个一,弘扬诚信美德

每个诚信周,学校组织四个一活动——一次主题升旗仪式、一次专题教育、一次红领巾广播、一次主题小报展,宣讲诚信重要性,将诚信意识潜移默化的传递到每个孩子心中。

 


2.开好班队会,讲好诚信故事

诚信周活动中,全校开展主题班会。小学侧重从道德角度教育,初中要求道德、法治两条线兼顾。班主任和学生运用讲美德故事、析诚信案例、辨两难情景、颂美德诗词、定美德承诺等形式树立学生诚信意识,营造诚信校园氛围。

4.png

5.png 

 

3.课堂为载体,凸显诚信品质

在诚信周活动中,每个学科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诚信素材,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例如:语文学科中的诚信美文、道德与法治学科中的诚信品德教育、历史学科中的诚信人物典范,让学生在课堂上筑牢诚信意识。

6.png 

 

复旦实验中学

诚信试场主题教育活动

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时,在预备、初一、初二年级中开设诚信试场。由学生通过自荐或他荐报名诚信试场,经年级组讨论通过确定名单。各年级参加“诚信试场”的学生,在无人监考教室进行考试。

考试结束后,德育处架设“亲子沟通,共话诚信”平台,收集诚信感言;召开学生座谈会,为今后的诚信试场的开设提供思路和改进的方法;开展家长调查问卷,了解家长们对学校开设诚信试场的建议;将“乐学诚信”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作为学生个人评优、班集体评优的重要依据。

 

2003年至今,学校已组织68次诚信试场(无人监考室)工作,覆盖五千多人次学生。诚信试场的做法还被上海电视台、《家庭教育时报》等多家媒体相继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学生诚信感言摘录

在诚信试场中,我获得了成绩与品德的双丰收。

诚信试场是一次考验自身诚信的测验,通过这次考验,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诚信的含义,并将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以诚信考场中的要求来面对人生。

能参加这次诚信考试,是荣幸的;能通过这次品格测试,是自豪的;能借此机会坚定信念,是可贵的;能进一步地提高修养,是关键的。

 

家长诚信感言摘录

※ “诚信”体系的重新确立非一朝一夕能完成。每一位家长应配合学校、社会做好子女的“诚信”教育,以自己的“诚信”实践引导自己的孩子,只有这样,在他们长大之后,“诚信社会”“和谐社会”的建立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 孩子能有幸成为诚信考试中的一员,作为家长,由衷感到欣慰,孩子不仅经历了一次诚信考试,也充分认识到诚信在今后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性。非常希望这一活动能继续推行下去,并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在校园中形成一种风气,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同济初级中学

故事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一日,小孙同学告诉我,昨天放学后,她在去卫生间前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了小诺同学保管,后去校门外便利店买东西时,发现自己藏于手机壳内的100元不翼而飞。小孙回忆这期间只有小诺帮她看管过手机,但小诺拒不承认。

我及时联系了小诺的母亲,其母表示小诺有过多次问同学借钱的先例,因此父母已取消了小诺的零花钱,且最近的确会在小诺的书包里发现一些零食。我私下里又寻找了班级几位同学了解情况,发现小诺花钱大手大脚,经常问同学借钱。

 

基于以上情况进行成因分析,我开展了以下诚信教育:

1.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改“堵”为“导”

尝试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意识到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一味地责骂,有时候反而会使孩子变本加厉,要倾听孩子的内心诉求,并鼓励孩子积极承认错误。

2.开展“诚信”主题班会,淡化错误,正面引导

首先,从道德的高度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次,从“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浪子回头金不换”两个角度,强调承认错误也是诚信的体现。

3.个别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与小诺同学谈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诚信意识。 

之后,小诺主动找小孙同学归还了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自己写了保证书交给班主任和父母,表示自己一定会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故事二:谢谢您,我懂

小陈是班上的一个中等生,不爱讲话,成绩平平,尤其是英语,基础极度薄弱。在一次长假回来的突击考试,小陈一开始不停地转笔、挠头,一字未动;最后在交卷前几分钟,他把头转向了身旁的英语课代表,然后在自己的卷子上奋笔疾书起来。此刻我既生气又失望,为了维护小陈的自尊,我没有当面指出他的错误,静静地等待考试结束。 

成绩出来了,小陈考了八十多分,这是他以前从未有过的分数。接过卷子的时候,他眼神躲躲闪闪,不敢直视我,随后我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我不打算训斥他,对于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考得不错啊,有没有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呢?小陈?”我不动声色地问他。他轻轻摇了摇头,似乎等着我大发雷霆。我轻轻叹了口气,给他讲了个故事。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家里面父母挣钱很不容易。十五六岁的我正值叛逆期,女孩子天生爱美,而我总是被街边那种几块钱一串的小发卡吸引,可惜兜里没钱。但是后来我发现了父母藏钱的地方,于是就每隔几天拿一点,很快我就攒够了钱买了发卡,还庆幸父母并没有发现。

就这样过了一年,春节到了,父亲给了我新年礼物,不是以往的小红包,而是一对蝴蝶结发卡。本应该欣喜的我不敢直视父亲,准备接受劈头盖脸一顿暴打,可是父亲什么也没有说。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藏钱的地方偷拿过一分钱。

“我不知道我的父亲为什么没有拆穿我,但是他保护了一个孩子强烈的自尊,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改正的机会。从此我再也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我静静看着小陈,不再说话。但是他却不敢正视我,只是默默点了点头。

第二天,我在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检讨,是小陈写的。上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老师,我知道这个故事是给我的一次机会,谢谢您,我懂。从此,他再也没有作过弊,而是脚踏实地地学习。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亲子约定筑诚信,家校协同育诚信

一次调研后的失望失信

“五项管理”中明确了学生到校学习时使用手机的规范,可学生对手机的“热爱”却丝毫不减。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家庭因素也是手机管理难的一个因素呢?为此,学校开展了调研,了解家庭手机使用情况。

没想到,结果喜人:84.96%的家长表示“下班后平均使用手机时间在1-2小时,主要用于工作、看新闻”,90%以上的家长表示“每天回家后有固亲子沟通时间”。当我们拿着这个数据想要和学生探讨手机问题时,结果却是:

“都是骗人的,回到家就一直在看手机!”

“爸爸妈妈撒谎,他们都在刷视频。”

“明明说好陪我搭乐高,结果自己一直在旁边玩游戏,太讨厌了。”

一句句话语中满是否认,一张张脸蛋中写满失望。父母的“信任”之墙在次调研中瞬间坍塌。

 

 

一份约定中的共生共长

看着孩子和家长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学校以一套组合拳出力:开设家长讲座、组织家长沙龙探讨,强调榜样力量、家庭诚信氛围营造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设计主题活动,引导学生记录家庭手机使用情况;发起亲子任务,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家庭手机使用公约制定;利用家校平台,发起打卡活动,形成亲子监督机制;家校携手,定期宣传守约明星家庭,共同营造守约定、讲诚信氛围。

 

在一份份的约定、一封封的回信、一次次的亲子互联互通中,我们又从学生的眼中找回了对父母信任的目光,更看到了坚定守约的决心与行动。家长也不禁感言:从小教育孩子要诚实,却被一份问卷击得粉碎,这活动让父母也得到成长,父母当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守诚信。

诚信如水晶般美丽却易碎,家校协同共筑共育诚信,共同呵护孩子生命中最绚烂色彩——“诚信

 

水丰路小学分校

搭诚信桥,助梦启航

开学第二天,一年级小朋友小琪在校门口大哭大闹,紧紧抱着奶奶不肯放,不愿意踏入校门半步。任班主任老师如何劝导,都无济于事。奶奶的安慰也只是让小琪更加变本加厉。沈校长在了解情况后,来一同安慰孩子,并承诺孩子陪她一起参观校园,陪她一起上课。

场景一

校长:小琪,这是我们的操场,只要天气允许,我们每天早上都会来这里做广播操。等会沈校长要上台讲话,你在这边站着,不要走开哦。

小琪:好的。

校长:小琪,你看,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站得怎么样?

小琪:嗯,他们站得很直。

校长:那你想不想跟他们一样?

小琪:想。

校长:只要你每天准时到校,每节课认真听,也能像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好。

场景二

小琪:校长,等会你可以陪我上课吗?

校长:可以啊,我先去办公室拿东西,等会陪你上课。

小琪:那你要马上下来哦。

校长:没问题。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

就这样,一整节课,沈校长坐在小琪的旁边,并全程关注小琪。

 

场景三

校长:小琪,沈校长来看你了。我们学校的饭菜好吃吗?

小琪:(点点头,并露出了笑容)校长你终于来了。

校长:校长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但是说好要来陪你吃饭的就一定会来的。只要是答应别人的事情,我们都应该努力做到。

小琪:(点点头)嗯。

校长:那你能不能也答应校长,明天自己进学校?

小琪:(点点头)。

经过一整天的陪伴,小琪对学校有了很大兴趣,当天午饭后,她看起来开心了不少。因为校长的以身作则,小琪对“诚信”两个字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她来说,诚信就是不管多难,只要答应了就要努力做到;对她来说,诚信就是答应了校长第二天自己就要准时上学。

果然,第二天,她不再哭闹了。尽管进教室的时候她的脸上还流露出对奶奶的不舍,但我们都知道,校长的说到做到在她心中树立了诚信的标杆。看得出来,孩子开始融入水丰分校这个大家庭,开启自己的逐梦之旅。

 

诚信这种无形资产,不仅在试卷的分数上,也在人际交往的言语中;不仅在中华传统美德名单上,也应该在新时代好少年的实际行动中。

相信学校和老师播下的诚信之种,定能培育出孩子们心中的诚信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