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加速 “老城厢”换新颜

2017-10-10
  近日,2017全国双创活动周在杨浦长阳创谷落幕。从荒废的百年纺纱厂“蜕变”为绿意盎然的创业街区,成为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位于“老城厢”的长阳创谷旧貌换新颜,焕发出勃勃生机。   今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主题是“双创促升级,壮大新动能”,长阳创谷将老厂房改造成创业街区的模式,完美契合了这一内涵。昔日隆隆的纺织机械声,被新时代白领和创业者们的键盘敲击声所取代,百年纱厂成了老城区里最亮眼的创业街区,这既是“工业杨浦”、“知识杨浦”向“创新杨浦”、“创业杨浦”的转型发展,更是杨浦探索“城市更新”发展新路径的实践。   近五年来,杨浦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建设转型,既重视体现城区形象的“面子”,更涉及群众满意的“里子”,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旧区改造、环境整治、滨江贯通等重点工作进程,补上城市建设管理“短板”,区域整体面貌悄然发生巨变。   历史遗存焕发勃勃生机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存留于建筑间,融会在生活里。”日前,首届上海杨树浦国际创新论坛在杨树浦路国际时尚中心举行。区委书记李跃旗在论坛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介绍,目前杨浦正在开展工业历史遗存保护研究和建设中国近代工业博览带研究。杨浦滨江的历史遗存,是杨浦特有的宝贵资源,要把这些资源保护好、串联好,让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交相辉映,让每一位来宾能够阅读这座城市的建筑,感受这座城市的肌理,感悟这座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   与长阳创谷类似,国际时尚中心也是杨浦“百年工业”遗存华丽转身而来。上世纪20年代驰名远东的裕丰纱厂,以及中国第一家自来水厂、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煤气厂,曾经让这块“风水宝地”闻名于世。经过保护性改造,占地十万多平方米的国际时尚中心保留了杨树浦发电厂昔日的两根大烟囱,以及尖顶红砖老厂房等大工业时代历史遗迹,吸引了奥斯莱特、星巴克等众多品牌入驻,逐渐发展成为亚洲知名的时尚中心。   滨江地区是杨浦的战略发展区。今年6月底率全市之先贯通的杨浦大桥以西2.8公里杨浦滨江发展带上,英商怡和纱厂遗址处的老洋房、运输钢轨、铁铸船缆等工业元素得以完整修缮和保留,成为黄浦江沿岸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居民前往悠游休憩。目前,杨浦大桥以东2.7公里岸线贯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按照“后工业、新百年”建设理念,杨浦将活化利用工业遗存和历史元素,与先进科技深度融合,着力打造“百年工业博览带”和“国际滨江创新带”,让广大市民和游客更好地感受百年工业文明带来的城市更新的独特魅力。   项目建设“换挡提速”   杨浦是旧里最为集中的中心城区之一,任务重、难度大。在加快建设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步伐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旧改工作,始终将旧改作为改善民生、服务发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旧区改造。   五年来,杨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每年完成5000户征收”和“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综合环境改造”目标,多管齐下加快老城区的面貌更新。旧改征收过程中,杨浦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理念,加快居民区旧城改造步伐,“沪上最后两万户228街坊”、“平凉西居民区”、“蒋家浜居民区”等连片旧改征收基地,相继突破推进。不久的将来,这些“老城厢”将以崭新的面貌回归。   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区域发展和城市更新的重要保障。五年来,杨浦紧紧抓住重大工程和“双十”项目建设“牛鼻子”,持续推进老城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每年有数十个建设项目相继推进。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让偌大的杨浦好似一个大型建设工地,成为史上建设项目最多的时期。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在近期召开的区委第三季度会议上透露,今年的“双十”项目中,杨树浦路综合改造等十个开工项目和丹东排水系统等十个竣工项目全面推进,轨道交通18号线、北横通道、周家嘴路越江隧道等市级重大工程建设保障有力、建设顺利,杨浦创新转型和城市更新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精细化管理扮靓老城区   五年来,杨浦以“补短板”工作为抓手,在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聚焦城市管理中的短板问题,着力提高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区更有序、更安全、更美丽。   今年,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杨浦中小河道治理攻坚战取得圆满成功:区域内18条河道全部得到疏浚;河道沿岸数万平方米违章建筑顺利拆除;沿线数十个排污口得到全面治理。经过第三方机构检测,嫩江河达到四类水质标准并通过公众测评,虬江、东走马塘达到“无黑臭”标准。   中小河道治理成效,是杨浦“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五年来,结合贯彻落实市委“一号课题”及创建“国家卫生区”、“全国文明城区”等重点工作,杨浦持续推进环境卫生治理、违章建筑清理、中小河道治理等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城市面貌更新,努力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今年,杨浦将“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驻区部队全面停偿服务工作相结合,提前完成全年相关拆违任务,全区714个停偿项目基本完成,相关经验做法获中央军委批准,将在全国推广。   社区空间微更新项目,是杨浦“像绣花一样”精细化管理城市的创新实践。今年,经过综合考评遴选,区规土局向上级部门推荐报送的五角场镇“翔殷路491弄改造”及五角场街道“政通路沿线改造”两个社区微更新项目,均纳入2017年全市试点项目。   今年初,“大桥街道西湖路改造”、“江浦路街道飞虹路许昌路街边绿地改造”、“长白新村街道松花江路(延吉东路-军工路)沿线改造”等五个项目成为首批杨浦区社区空间微更新试点。“社区微更新”正如春雨润物般,悄悄改变居民身边的生活环境。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