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警花的巾帼风采

2023-03-08

  

  她们,是新时代警营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是火热公安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柔美与细致、坚韧与执着,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巾帼风采。来看看我区铿锵警花的风采。
  “飒”——她是交通安全守护者
  这是早晚高峰期间,车流量最大、交通情况最复杂的路口之一——国定路邯郸路。相邻五角场商圈和复旦大学,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包文清正有序开展交通管理工作,标准的指挥手势、利落的转体,气势丝毫不输一旁的“师兄”。她还定期走入工地、学校和企业,以讲解真实案例普及法律知识,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切实从思想源头,牢固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侠”——她是有勇有谋的战士
  她是分局最年轻的警务队队长,坚韧、睿智、果敢是她的“个性标签”案情研判室内,控江路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斯晓莉正在和办案民警分析案情,试图通过改变讯问策略找到案件侦破的突破口,多年的刑事案件办理经验,另有扎实的法律知识加持。在处理责任区内发生的民生小案时,斯晓莉有条有理,但不变的还是那份认真仔细和那股“刨根问底”的劲儿。在深入社区基层走访参与矛盾化解,纠纷调解的过程中,她充分发挥女性“倾听者”的优势,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调解成功后,她还会定期回访,直到彻底解决后才放心。
  “暖”——她是老百姓的贴心人
  “叨叨嘴”“热心肠”“勤快腿”……在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总有这样一群女警,她们默默坚守、甘于奉献,把暖心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平凉路派出所民警张宛鹭刚到长阳路910弄担任社区民警的时候,就有点“水土不服”,作为一名在部队大院里长大的军转干部张宛鹭,对于部队以外的社会认知有如牖中窥日,上海话听不懂、纠纷不知如何调解……各种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正所谓关关难过关关过,也许正因为是从小受部队精神影响,就有一股拼劲儿,上海话听不懂?学!纠纷调解方法,向所里“老同志”请教,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从初来乍到的“门外汉”,到现在成为居民们的“社区女儿”,张宛鹭用她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和灿烂的笑容,用敢于承担的巾帼本色和一片赤诚,去开启她公安工作的新篇章。
  “柔”——她是窗口的“双语”对话者
  “您好,您的护照办理好了,请收好。”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节,杨浦区出入境办证大厅门庭若市,辅警奚旭雁刚完成护照办理工作,又紧接着按下喊号器,提醒下一位办理者来窗口办理业务,奚旭雁所负责的是涉外窗口。凭借自身的英语特长和出国留学经验她能在中文和英语之间“无缝切换”。她接待最多的还是办理签证续签的外国留学生和企业员工,每次都会耐心向“老外”说明,相关业务办理流程,帮助他们“避坑”。她也时常跟随民警走访企业园区、科研院所及高薪企业,推介出入境线上预审一对一指导,绿色专窗等升级服务,让他们感受到“杨浦出入境”的贴心与便捷。
  “严”——她是高墙内的倾听者
  疫情期间,区看守所民警袁昌娉主动克服双警家庭困难,全身心投入封闭式管理勤务,开展新收人员防疫审核,在押人员送医转运等工作,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连续作战一个多月,平日里她就像是监所里的“大管家”,数据统计、信息报送和法律援助等工作都由她负责。
  对于需要心理咨询的在押人员,袁昌娉也会特别关心,会同心理医生开展心理辅导。做一名“倾听者”,排解倾诉者的负面情绪,并将相关情况进行记录,同负责管教一起进行加强,日常关心和引导。
  在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向奋斗在公安战线的女民警、女辅警和无悔付出的警嫂、爱警母亲致敬!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