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忙 一边“抢” 一边“种”
2022-06-14前不久,上海迎来久违的车水马龙,商场超市陆续恢复营业;越来越多车间响起轰鸣声;消费者的购物热情在线上线下延展……
春争日,夏争时。如何从重启到复苏,再到“满血复活”?
这边是全力以“复”如火如荼,那边是真情服务马不停蹄。应时而动,疫情之下,不但要忙着解燃眉之急、快马加鞭复苏,更需打通“重现繁华”的堵点,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为未来“种”下发展的希望。
这一口“儿时记忆”,想了两个月又吃上了——每天300余单外卖,日销4000余只牛肉煎包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拳头般大,底部金黄焦脆,馅料细腻紧实……在我区,那一只著名的牛肉煎包,是陪伴着无数杨浦人成长起来的儿时记忆。目前,一心斋已恢复外卖和自提服务。近日上午,我们来到现场进行实地探访。
小小的一方窗口内,师傅们“唰”地一声揭开锅盖,顿时香气扑鼻……现场人气最旺的就是店内的两道名点:牛肉煎包、牛肉锅贴。“到了饭点,不排个十来分钟吃不上,我也习惯了。”市民胡先生戴着口罩,与前后保持距离,“好在排队秩序不错,大家基本都能把防疫要求做到位。”
除了牛肉煎包和牛肉锅贴,黄油八宝饭、定胜糕、三黄鸡、酱牛肉、上海熏鱼等点心、凉菜也深受欢迎,食客们自备“家伙”,一装就是两大盒。
每年初夏时节,一心斋都有上新传统:多种口味的刨冰、浇头冷面、冷馄饨。今年也不例外。
市民宋女士过来买了两杯刨冰和两份鳝丝冷面。她说,从小就住在平凉路上,父母常带她来吃一心斋,尤其是夏天,吃上一杯刨冰最解暑。“一下子两个月吃不上,心里真是想念。这不,听说他们家又开了,我马上就来买了,今天已经是6月来买的第N次了。”宋女士笑着说。
不愿排队的市民,也能“解馋”。一心斋大门口,拼着几张长桌,上面放着数十份外卖,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人来取。店内规定,外卖送餐员不入店,在门口扫描场所码后方可取餐。“这几天我总是跑到他们家的单子。”送餐员小周指着手上的外卖单说,“现在还不到十一点,像是这样单号能开到50号以后的,是属于生意好的。”
“我们现在的日单量正在不断恢复。每天外卖约在300余单,线下自提生意也很不错。光牛肉煎包,一天就能卖掉4000多个,三黄鸡一天能卖100多只。”门店负责人马旺林介绍。
我们了解到,自3月末闭店以来,一心斋有两个多月没开张。“回归”后,难免有顾客担心食材的新鲜度。“其实,我们接到通知说6月1日要开门,提前三天就进行了彻底大扫除和环境消杀,把之前的库存食材都清理了。现在,每天都是新鲜货源供应,店内还有专人验收。”马旺林表示。
此外,一心斋员工须每日检测一次核酸,隔天出示阴性报告方可上班。对于公共环境,员工一天消杀三次,对门把手、排队窗口、付费柜台等重点区域进行细致喷洒,尽全力保障防疫安全,让市民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加急订单似雪片般飞来——开足生产马力,持续奋战,如期交付
上海精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精智实业”)承担着大量的车辆供应链生产需求,为保证商用车产业链正常运作,精智实业董事长魏杰带领200多名员工,筑牢复工复产“安全屏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稳产保供。
由于疫情,供应链配套、物流运输等环节存在诸多挑战,公司生产一度受到影响,但救护车、物流车、转运车等商用保供车辆企业的生产需求不减,4月初到5月,各类加急订单似雪片般飞来。魏杰带头坚守在生产一线,现场调度指挥,努力协调外地工厂,落实转产目标,确保完成供应任务。在武汉工厂的配合下,公司按照“瞄准目标、保持定力,开足生产马力”的要求,24小时待命,持续奋战,目前已完成全部加急订单,如期交付。
严格的疫情防控管理是复工复产的“定心丸”。
前期,魏杰从现场规划、人员培训、隔离点布置入手,制定了《复工复产行为规范》和《防疫应急预案》2.0版,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细化日常和应急情况下分区管理平面布局、区域消杀专项设施管理、物品领用管理、物流与出厂管理等防疫措施,明确员工日常行为规范和复工进厂要求。
上海全面复工复产后,精智实业克服种种困难,抓好每一个细节,确保各项防疫措施执行到位。在厂区设置核酸采样点,发动员工参加专业采样操作培训,持证上岗,为驻厂员工核酸与抗原检测提供便利。同时,提前储备口罩、隔离服等防疫用品;在生产车间等人员较多的区域,坚持按照规范指引,消杀不留死角。目前,公司驻厂员工实行分时、分段、分批就餐,避免交叉接触风险。对于新返岗人员,严格落实三件套:48小时核酸、复工码和现场抗原核查,全力保障驻厂员工的健康安全。
目前,精智实业正在按照常态化防疫工作指南全面恢复生产,下一步将形成体系化运行机制。
银行业务办理需求激增——“一对一”+“云取号”+“加班车”
随着全面复工复产的加速推进,部分银行网点迎来了线下业务办理高峰。如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提升线下业务办理效率,进一步为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您好,请在这里输入信息”“您好,请点击这里确认”……近日,我们在工商银行杨浦支行营业厅看到,柜台窗口、自助服务机前,都有工作人员值守,指导、帮助市民完成流程操作。这样的“一对一”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办理效率。“银行的自助机器我不太会用,里面的工作人员看到后马上就过来帮助我,很快就办好了。”一位刚走出网点的市民说。
同时,6月8日至12日期间,工商银行五角场支行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最大限度满足线下业务办理需求。为打造“加班车”,支行抽调了不少后台工作人员支援柜台窗口,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白天为业务办理高峰时段,非紧急业务,市民可选择在晚间错峰办理。
另一方面,工商银行拟推出线上取号预约服务,方便客户提前获取排队预约号,合理规划出行时间,科学安排错峰办理。老年人如遇线上操作困难,既可委托家人或银行工作人员协助预约,也可尝试自行切换工商银行打造的线上“幸福版”界面,实现网上取号便捷操作。
我们还了解到,疫情期间,工商银行杨浦支行安排专人,主动对接困难企业,跟踪排摸其经营情况和资金周转状况,通过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等多措并举的方式,为我区复工复产开好局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为应对复工复产企业的融资需求,工商银行杨浦支行后续将加强“银政互动”,与区政府职能部门展开积极沟通与合作,为区内企业提供资金纾困,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好中型实体企业优化业务流程,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此外,银行将加快银企互动,主动对接区内担保机构及部分大型集团企业,加快落实供应链贷款及个性化场景贷款批量落地。
“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统筹协调,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工商银行杨浦支行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区内企业的日常经营资金需求,全力做好企业纾困工作,履行使命担当。”银行负责人表示。
我们了解到,工商银行杨浦支行目前已恢复25家营业网点,为市场主体、周边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保障服务,全面助力复工复产。
税务线下服务“再出发”——退税政策“落到位”,纾困服务“送上门”
正式恢复线下服务后,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根据各窗口的业务办理量,采用“动态补位”的工作方法,在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实时调整各业务窗口及导税台的人员数量,确保各窗口能够高效运行。同时,积极协调区税务局其他部门支援:个税科党支部书记蒋健针对个税汇算清缴业务较多情况,现场开设个税辅导专区,指导纳税人进行申报操作;纳服科夏安琪协助做好自助办税服务厅秩序引导,引导纳税人自助领票;法制科李桐作为原申报窗口工作人员,主动请缨增设窗口,加快申报业务办理;财行社保科王江坤积极做好导税台工作,指导纳税人取号办税……
为切实将“真金白银”退还到企业手中,区税务局核算分析科党员冯煜华挺身而出,在4月连续值守30天后,又主动请缨,返回区税务局参与退税减税工作。为保证退税数据零差错,他逐条逐字核对,与各部门无缝衔接,与国库密切配合,打造了全链条快捷退税流程,经常工作至凌晨,保质保量完成退库工作,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在此次疫情中,餐饮业受到了巨大冲击,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深入推进,区税务局也将注意力放到助力餐饮业上。
受疫情影响,上海泰晤士西餐有限责任公司运行较为困难。区税务局第十七所副所长胡涵赟和税务人员周敏超了解企业现状后,立即联系企业财务人员,告知企业适用“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迅速完成审核、退税工作。“退税的红利对于企业来说是一场‘及时雨’,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企业财务人员欣喜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