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抗疫 不负佳节
2022-06-02今年,上海的孩子们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六一”儿童节。
手绘抗疫图画向坚守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将抗原试剂盒变成创意十足的艺术作品,用脱口秀讲述疫情以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各种线上活动“童”样精彩,成为杨浦小囡难忘的“六一”记忆。
在孩子们的手中,抗原试剂盒会“72变”
当抗原试剂盒遇上涂鸦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宅家生活里哪些点滴最感动你、哪些人你最想感谢、哪些时刻你最想记录,都可以用涂鸦表现在小小的抗原盒上,可以是奋战在一线的最美抗疫工作者,可以是家中的物资,也可以是任何带给你正能量的好看、感动、好吃、好玩的东西……”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团区委主办的抗疫“大思政课”抗原盒涂鸦活动在线上举行。
控江中学教师王独伊指导小朋友们用画笔记录下生活点滴。
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学生晏筱娅在抗原试剂盒上画了一只螃蟹,并取名“蟹蟹有你”,以此感谢在疫情期间负重前行的一线工作者。晏筱娅说,她的妈妈是一位“白衣天使”,在收到了医院的召集令后,自己便很少能见到妈妈。“当班主任告诉我有这场活动时,第一反应就是一定要报名参加,我既想听听其他小伙伴分享的故事,也想制作一个小物件送给妈妈。”
复旦科技园小学学生陈一诺画了一幅“大白打败了病毒”,“我的爸爸是人民警察,工作中他总是冲锋陷阵在第一线。为了打败这次的新冠病毒,他再一次冲向了抗疫一线。他逆行的背影让我懂得了无私奉献与尽忠职守。”陈一诺说。
据悉,此次线上活动共吸引了千余名学生参与,王独伊还将绘画演示环节录制成微视频形式进行在线播放,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更好的网课体验。“希望以自己所长,为孩子们送上一场抗疫主题的创意盛宴。”王独伊说。
由于线上活动时间有限,很多想分享的学生最后因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介绍自己的创意。为此,团区委还开设了两个两百人的微信群,在群里进行课后互动。
据了解,疫情期间,杨浦团区委、区少工委为全面贯彻落实《杨浦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工作方案》,进一步丰富少先队员居家学习生活,让少先队员们从居家战“疫”中收获成长,发出了“领巾云关爱,小手牵大手”倡议书,积极组织动员全区少先队员人人争当防疫“五小”,激励青少年以实际行动支持疫情防控大局。“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希望以小小的抗原盒折射出大大的抗疫精神,让杨浦红领巾‘宣传小先锋’们分享艺术创作背后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父母长辈的故事,将抗疫精神融入艺术课程,打造实践育人‘大思政课’。”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段子手”们聚会,“小主播”的故事会“带火”直播间
“上个月攒下的5千克肉,已伴随着本草纲目那优美的乐曲,化作了云烟”“我有一个老师微信名原来叫杨羊阳,这会儿他已经把名字改成了杨零阳。你看,要始终保持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笑一笑,生活还是要积极向上”“最近我老是找不到我的发箍,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爸爸的头上发现我那久违的发箍,那画面太美,我不忍直视”……这几天,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的“小段子手”们开了一场云上Party。对老师同学的想念,日常生活学习的小确幸……学生们用一段段幽默的脱口秀,传递着正能量。
居家期间,新跃幼稚园每周定期开设星月童话直播间,老师们通过讲述丰富多彩的故事陪伴在孩子左右。这个儿童节,星月童话直播间完成了“角色互换”,新跃幼稚园借助网络平台,推出以“快乐童言,听享六一”为主题的星月童话小主播特别节目。小主播团队由28位来自小、中、大班各个年龄段的幼儿组成。直播过程中,小主播们饱含热情地演绎着一个个动听的故事,主持老师则在间隙通过提问与小听众互动。
二师附小也开设了云端直播间。“‘粽’享快乐” “魔界‘云’游”“云游西湖十景,共享盛景精华”“音为有你,秀出自我”“魔幻飞行航天梦”……80余名新秀小主播让近40个直播间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直播过程中的互动、抽奖,更是将评论区刷到“发烫”:“直播间果真带‘货’,我学会变魔术了,奶奶看了直呼神奇”“感谢学校为我们准备的‘六一’惊喜,太喜欢啦”……
定格动画中的“植物兵团”如何击退病毒?
“感谢一线的叔叔阿姨们为抗击疫情所付出的努力,如果植物也能抗击病毒该有多好,这样就能减轻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可以好好休息……”近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植物大战病毒”创意挑战赛举行,孩子们积极参与,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击退病毒”。
在“植物王国受到病毒侵袭,大批病毒即将来袭”的时刻,学生们临危受命“组建植物兵团,抗击病毒入侵”。大家纷纷化身“最高指挥官”,搜集资料,发现植物的特点,制作图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师王雯婷还录制了定格动画微课,共享给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5所学校的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们用学习到的定格动画制作技巧,创编了“植物大战病毒”的精彩场面。
“有一天,小草正在散步,突然病毒老大冲了过来。小草很害怕,撒腿就跑,眼看病毒老大就要追上来了,忽然,西瓜和辣椒跑了过来,与病毒老大发起了战斗……”张志杰设计了不同的角色,比如小草较为顽皮,喜欢散步、玩耍,战斗能力较弱;西瓜体型胖胖的,喜欢先攻击敌人;病毒老大的特点则是攻击能力极强。面对病毒这一强敌,植物们齐心协力,最终将其打败。“通过这个动画,我也想告诉大家,面对疫情,只要我们每个人团结起来,就一定能战胜病毒。”张志杰说。
“你们看,我们小区居民有序排队做核酸,突然‘奥秘瞌龙’偷袭小区。但不用怕,有‘七色莲花’保护,很快打败了那个‘坏家伙’。”开鲁新村第二小学学生汤云荃和爸爸一起设计制作了《植物大战病毒》定格动画,为了使动画更生动,他们还特地提前准备了拼搭玩具、手绘的楼房、纸质的“奥秘瞌龙”等道具。“这次活动体验了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觉得很好玩。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够和家人一起遵守防疫规定,大家一起加油,这样才能像动画里的结局一样,赢得最终的胜利。”汤云荃说。
跟着镜头“云游”机器人制造工厂,感受“创新、创智、创造”的魅力
两个多月的时间,学生们居家学习,为防疫贡献力量。但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大家也渴望到“外面”走一走。
“六一”来临之际,打虎山路第一小学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儿童节“礼物”——开展“爸爸课堂云端社会实践”特别活动,让同学们跟随机器人设计高级工程师——五(6)班学生王潇云的爸爸“走出家门”,在他的镜头里云游机器人制造工厂,探秘智能机器人从设计到零部件生产,再到机器人组装、调试的全过程,感受中国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感受“创新、创智、创造”的魅力。
参加完活动,打一小学四(9)班的李萘烯这样感慨:“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制造机器人这么复杂,需要这么多零件和工序,仿人模拟也非常逼真,真的是太厉害了!我们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长大后让智能科技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打一小学相关负责人表示,“爸爸课堂”旨在拓宽视野,培养兴趣,启迪职业梦想。希望这份礼物,能够带给孩子们别样的节日体验。
妙趣横生的“小蓝包”,是他们的童心未泯
“真可爱,在核酸现场背着它工作,连心情都变好了!”“我的手机和钥匙终于有地方放了!”
A4纸大小的挎包,由防护服边角料制成,陪着志愿者出入各种服务的场合。在兰新居民区,有一群童心未泯的“隐藏高手”。他们能“裁”善“画”,制作出了一批妙趣横生的“小蓝包”。
这些“小蓝包”诞生于5月初,小区收到一批蓝色防护服。防护服较长,小个子穿着容易拖到地上,走路不便。为此,志愿者赵嵘提出,不如将多余部分裁剪下来,改制成小包。“平时志愿者穿着防护服走动,手机、钥匙、记录手册常常‘无处安放’。我想,要是能做几个小包,给大家挎在身上,岂不是能解放双手,轻松上阵?”
此话一出,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还组队将此事落实了下来。经过周美玉、谈敏等缝纫爱好者为期2天的飞针走线,近40只斜挎包出现在居委会活动室。此时,赵嵘又有了新创意:“我是画画老师,要不我再把包包美化一下吧?”于是,一个个包上出现了举着麦克风高歌的少女、乘着月亮船追星星的孩子、开车出游的一家三口……
“唱歌少女的包,他们给了我,说希望我像少女一样快乐,快乐到唱起歌来。”兰新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洁笑着说。
孙洁还说,他们还将包包送给来小区做核酸采样的‘大白’作为纪念品。“其实就是为了表达我们的感谢,‘大白’收到时都很惊喜。
特殊时期,“大白”“小蓝”背着可爱小包,在小区里奔波忙碌的身影,成了居民眼中的美丽风景线。疫情过后,这也是他们参与战“疫”的一份别样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