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我区共建共治共享绿色宜居城区 人民城市实践区底色更亮
2021-10-28时光回转到2016年,彼时杨浦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工程正如火如荼。这其中,位于宁国路码头附近的烟草仓库拟改造成一个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设计方案里,烟草仓库上下两层将打通,不仅可满足市政道路的净高和净宽建设要求,还可借此在建筑底层设立公共交通站点,将建筑和区域交通网络有机融合。
“绿之丘”由此诞生。整座建筑上半部分覆盖着绿植,通过悬挑的楼梯和坡地以及江岸连接,犹如一座巨大的绿桥。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是杨浦滨江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的开放场地。以“社区+滨江”联合创建模式,聚焦孩子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孩子们可以在这儿嬉戏阅读。
建筑可阅读,街区宜漫步,公园能休憩。走在杨浦,有摩天大楼的鳞次栉比,也能感受弄堂邻里的生活气息。在这里,作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的提出地。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公园城市,杨浦正从老工业区转变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民城市实践区。
百年滨江“可近观”“可阅读”
“后工业、新百年。”杨浦滨江是上海浦江两岸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
江畔,一座座老厂房虽有百年历史,但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它们带着时代的回忆,带着机器的嗡嗡回声,装入新的故事,焕然新生。毛麻仓库、明华糖仓等一批历史建筑展开修缮改造工程。曾经的老厂房,成为矗立浦江沿岸的多功能立体化崭新空间。据统计,杨浦滨江南段核心区共保留24处、总建筑面积达26.2万平方米的历史建筑和其他大量百年工业遗存。
2019年9月,杨浦南段滨江5.5公里公共空间全线贯通开放。
杨树浦路486号,挂着上海船厂的牌子,这是藏在船厂内的毛麻仓库。四层厂房,米黄的底色,外墙上白色的装饰条,文艺气息浓厚。工业风吊顶,红色展板墙,走进毛麻仓库,仿佛身处时空隧道。
一场场优质文化活动,也偏爱着这片开阔而富有历史韵味的土地。
2021年5月,“曙光——红色上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火热开展。“史艺”跨界,强强联手,红色上海的百年风貌在此焕发容光。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以用促保”的杨浦,推进大规模工业遗产转化,开通滨江电瓶车、观光小火车等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从曾经的工业锈带,转型成如今的生活秀带,杨浦滨江让周边居民不仅“看得见”,而且“进得来”,更在此“待得住”。
2021年,上海在杨浦区启动建设首个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科学实施区域文物资源的集中连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百年滨江让“城市可阅读”,正张开双臂打造“世界会客厅”。
新地标“点亮”城市夜生活
暮色四合,大学路街头灯火通明。街头艺人在这里自弹自唱,美妙的音符回荡在街头巷尾,与人们的欢笑声、谈话声,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或静谧或热闹的乐章。
有人说,大学路最富有魅力的时刻,就在入夜以后。
作为远近知名的夜生活聚集地、声名鹊起的“文艺”街区,这里是年轻人的“打卡圣地”。700多米长的商业街,业态丰富,有酒吧、有猫咖,有书店还有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夜猫子”们在这里流连忘返。
密集的人流,让不少经营者把运营时间一延再延。这些深夜店铺有着各自不同的业态,提供着多元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上海是一座不夜之城。2019年,杨浦区促进夜间经济发展计划正式启动。
大学路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创智天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智天地负责人介绍,大学路的夜间经济正是从2009年逐渐兴起,2012年,管理方对大学路进行了升级改造,夜间经济进一步蓬勃发展。而随着大学路上众多业态的向好发展,创智天地又陆续引入潮流新业态。
“慢节奏的夜生活”已成为不少人的放松休闲方式。入夜后,漫步口袋公园、逛集市书屋成为了最高频的选择。
除了一条地上街,五角场环岛区域的地下空间也同样功能强大。大学路与五角场之间不仅有一条联通的地下通道“大学路下一站”,还有“太平洋森活天地”商业街,缓解了淞沪路地面的交通压力,让人流自然分散到地下空间,也能满足随时随地逛吃逛喝的愿望。
“大学路下一站”延续了大学路“特立独行”的风格,以机场航道、航站楼的出发与到达为灵感,通过与旅行的紧密结合展示都市人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今年7月,随着淞沪路-三门路下立交正式通车。作为下立交的配套项目,新江湾城三门路空中连廊正式对公众开放。
空中连廊横跨淞沪路、闸殷路和三门路形成的五路交叉口,平面上采用钻石形,因此被称为“钻石连廊”。 连廊主桥长度约353米,与传统的过街天桥不同,新江湾城空中连廊与周边建筑空间无缝衔接,同附近的办公楼、街区、绿化等高度融合在一起。
夜幕下的连廊灯光闪烁,仿佛颗颗璀璨钻石。远眺五角场“彩蛋”,车行穿梭、流光溢彩;近观连廊一步一景、灯光璀璨,慢行系统“惬意”成网。
扮靓“公园城市”新名片
十一届市委十一次全会描绘了一幅干事创业热土、幸福生活乐园的生动图景。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首发地,杨浦正在全力提升城市软实力,生态、绿色是杨浦的新名片。
春天玉兰开,夏日荷花放。秋有菊花香,冬日松柏青。杨浦市民最愿意逛的公园非上海共青森林公园莫属。一到节假日,森林公园里的小火车“呜呜呜”跑个不停。这里被称为上海市中心最大的城市氧吧,今年7月1日起,它开始免费对市民开放。免费开放后的首个国庆假期,共青森林公园7天共接待游客近3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有公园,也有绿色街区。车水马龙中,政民路绿地始终一片清幽。创智农园,给了大家一块都市田园,居民自治让这里一年四季都充满生机,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寒冬腊月枝头仍见含苞待放。
什么样的社区才宜居?四平路1028弄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过去,这里是五金商店、建材店、杂货铺,毫不起眼;现在这里的街边有口袋公园、墙上有前卫壁画,创新实验室开到楼下,咖啡馆里能邂逅大咖。老式工人新村里诞生了一个属于未来的街区。
从nice2035未来街成型到赤峰路街区,越来越多的大学与社区开启资源共享,创新力得以释放,新生活方式由此诞生。
“可进入、可参与、可共享”,你生活的杨浦就是这样一座人民的城市公园。在杨浦大桥下,占地面积35419平方米的大桥公园,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作为世界技能博物馆配套项目,未来,这里将打造为生态创新城市公园,阳光活动场、运动器械区、下沉广场等,满足各个年龄层的活动需求,面向全人群开放。
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从工业杨浦到公园杨浦。从有底气到软实力,杨浦城区正焕然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