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隐世小岛 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2021-04-07

20210407.jpg

  复兴岛是黄浦江内唯一的封闭式内陆岛,岛上有一个寂静的小公园,即位于杨浦区共青路386号的复兴岛公园,园内树木茂盛,绿茵满地,春天樱花飞舞,秋日红叶翩翩。在公园北部,还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建筑,名为“白庐”,它的历史甚至和中国现代史都有密切的关系。

  复兴岛由来

  复兴岛的雏形原是江边浅滩。黄浦江在今杨树浦路、黎平路交会处一带的江岸向东突出,呈鱼嘴状,因此地附近有一周姓村落(1937年村落毁于战火),遂名周家嘴或周家嘴角。1912年上海成立浚浦局,决定疏浚黄浦江主航道,把周家嘴江面缩窄,将周家嘴浅滩填筑为人工岛。

  1925年起,浚浦局先后在浅滩南段、中段和北段一边抛柴排、筑石堤,一边吹泥填土。至1934年,一座新的人工岛基本形成,定名周家嘴岛。全岛南北长3.42公里,东西均宽427米,面积1.13平方公里。1927年,上海浚浦局以40万两白银,买下了当时尚未成岛的周家嘴滩地,将其作为后方基地。抗战期间,全岛为日军侵占,并更名为定海岛(一度使用过“昭和岛”之名)。1945年抗战胜利后收回,改名为“复兴岛”,延续至今。

  在筑岛的同时,为便利周家嘴沿江地区的工厂、仓库装卸货物,停泊船只,浚浦局对浅滩西侧的浅水航道也进行疏浚,修成一条人工运河(即今复兴岛运河)。

  1927年,浚浦局在岛上兴建道路,为将这块处女地与上海本土连为一体,遂拨银7万两在岛的南端兴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桥——定海路桥,习称“定海桥”。定海桥东西向跨越复兴岛运河,连接定海路和共青路,在1976年海安路桥建成前,是复兴岛连通市区的唯一陆路通道。

  岛中“白庐”

  复兴岛上隐藏着一座鲜为人知的花园住宅——“白庐”。“白庐”建造于1937年,曾是浚浦局专供外籍海员度假而修造的一座别墅,后来改作浚浦局职员俱乐部。因外墙通体白色,得名“白庐”。日军占领复兴岛期间,对“白庐”的园林部分按日本庭园样式进行了改建,采用山水结合的手法,多栽常绿树木和球形灌木,遍植樱花。

  1949年4月26日,“白庐”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是日上午,蒋介石乘泰康号军舰驶进吴淞口,下午1时停泊复兴岛,蒋介石登岸后,入住“白庐”。之前一天,复兴岛实行了戒严,岛上单位的全体职工都被清除出岛。

  蒋介石抵达上海的当天,在复兴岛分别召见了国防部部长徐永昌、参谋总长顾祝同、空军司令周至柔、海军司令桂永清、联勤总司令郭忏、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淞沪警备司令陈大庆、上海防守司令石觉等心腹,一面听取汇报,共商防御大计,一面督促部下:“从现在开始,党政军一切行动都将围绕保卫大上海。”

  促使蒋介石下定决心死守上海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历史渊源,上海是蒋介石早年的发迹地;其次是现实利益,大量的战略物资存放于此,还没来得及抢运走;再次是战略考虑,欧美各国在上海拥有巨额投资,占在华外资总额的80%以上,上海战事拖延越久,引发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兵干涉的可能也就越大。

  4月27日,蒋介石又在复兴岛召集在沪的各中央军事学校毕业的黄埔系学生开谈话会。之后,蒋介石连续召见三批上海守军团以上军官,暗示美国会伸出援助之手,不断给下属“打气”,鼓励他们“守上海与抗日战争相比,优势在我们这一边……我们要在上海守6个月至一年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蒋介石还举了谢晋元率部守卫四行仓库的例子,号召属下向其学习。殊不知,蒋介石发动内战,民怨四起,又岂能和救亡图存、同仇敌忾的抗战相提并论。

  “白庐”里的秘密

  1949年4月28日,上海各大报纸刊发了《蒋总裁告全国同胞书》,蒋介石在文章中为国民党的军事失利进行诡辩,并大言不惭:“11年前南京政府的撤守,正是我们抗日战争的起点;今日南京政府的撤守,更成为我们中国反共斗争唯一的转机”。

  但是5月3日,美国宣布美、英、法三国的军舰已全部驶离黄浦江,蒋介石期望的“国际干预”彻底破产。万分失望、沮丧的蒋介石只好不断催促加快物资抢运工作。

  为了坚守上海,防止江阴要塞一枪不发就起义事件重演,蒋介石将保密局局长毛人凤召到“白庐”,亲自向他布置潜伏和暗杀工作。一份份黑名单随即发出,分布于全市的暗杀行动组也伺机而动。一时间,上海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军警横冲直撞,特务肆无忌惮,到处抓人。

  4月底,上海14所大专院校共356名学生被捕。进入5月后,几乎每天都有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被屠杀,如5月7日中共地下党员李白、秦鸿钧等13人在浦东戚家庙英勇就义。在国民党统治上海的最后一个月里,至少屠杀了2000到4000名革命志士。

  为了鼓舞上海守军士气,蒋介石曾一度从复兴岛迁居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励志社(今瑞金宾馆)。但不久,他获悉情报,解放军正在上海外围集结,且上海市警察局局长毛森几次来报,称部分军官活动异常。眼见“国际干预”落空,内外形势又十分吃紧,为了安全起见,蒋介石又搬回“白庐”,并嘱咐蒋经国尽快准备船只,在“天亮未亮时开船,天黑未黑时到舟山,途中不准鸣笛”。

  5月7日早晨6点,蒋介石搭乘招商局“江静”轮从复兴岛出发,黯然离开上海。

  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地由上海市港务局接管。1951年1月,市港务局向市人民政府建议改作公园,经市政府批准,市工务局稍事修葺后,于当年5月对外开放。2009年6月,市、区两级政府对公园进行了全面改建,使之成为一座极具日式园林风格的公园。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