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小发明”发挥大作用 护理界也有“国货之光”

2020-05-15

  2020年云上中国品牌日活动让公众充分感受到了“国货之光”。在杨浦,护理界的“国货之光”也在闪耀。

  今年5月12日是第109个国际护士节。近日下午,一场别具一格的护士节活动在杨浦区中心医院举行,本次活动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该院护理部的创新小发明在现场展出,充分体现了护理人的智慧以及敬业精神。展品中,有一部分是援鄂医疗队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展开救护工作时发明的。

  带吸管的呼吸面罩是该院SICU护士长赵越和护理部主任王静的发明。重症监护室内,一些患者需使用无创呼吸机。用上呼吸机后,患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口干舌燥,若取下面罩饮水,虽然脱机时间仅有数分钟,但患者常常会呼吸急促。

  那么怎样让患者顺畅喝水呢?赵越和王静在面罩上设计了一个可伸入吸管且不漏气的孔,当患者不需要喝水时,这个孔便用活塞堵上,当患者需要喝水时,打开活塞,插入吸管即可。这个方案解决了患者的饮水问题,但她们的创意并未就此止步。“因为担心水温过高会烫着患者,于是在吸管上做起了文章,把吸管设计成一款可以变色的特制管:未使用状态下,吸管呈现透明;水温正常时,吸管呈现黄色;水温偏高时,吸管呈现橘色;水温过高时,吸管呈现红色,以警示护理人员。”赵越说。

  而“糖尿病食物交换图”则是依据医院的糖尿病宣教工具改造而成。在雷神山医院,有不少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为了做好这部分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们经常在便签纸上绘制各种常见食物,并标注食物所含的热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指导患者合理饮食。

  “我们要帮助患者走出糖尿病人什么都不能吃的误区,所以在武汉的隔离病房中,我们和患者玩起了如何正确饮食的游戏。”王静说。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士们脑洞大开的“小发明”在病房里发挥了大作用,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入境防疫小哨兵”“武汉抗疫急先锋”……当天,医院为援鄂医疗队的护理人员颁发了荣誉证书。

图片新闻.png

分享到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新浪微博
点赞0 收藏0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