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源头 强治理 长白新村街道遏制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火灾隐患

2025-07-25 来源:上海杨浦

  自2024年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以来,针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的普法宣传和执法检查工作在持续深入开展中,然而,部分市民为图一时方便将电动自行车或蓄电池带入楼道或室内充电的情况依然时有发生,给社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埋下巨大安全隐患。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遏制此类事故再次发生,长白新村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对社区和沿街商铺开展了新一轮的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加大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执法工作力度。
  提高治理“强度”
  依托社区工作室平台,执法队联合公安、消防、街道平安办、居委、物业等多部门,对各居民区内的电动自行车乱停放、“飞线充电”、入户充电等违规行为开展多时段、高频率集中整治,深入小区楼道拆除违规充电线路并将无人认领的违规停放车辆搬运至楼栋外,及时消除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商户门前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的规范管理,重点整治占用消防通道、在人行道违规充电等行为,对道路两侧的“飞线充电”做到发现一处、制止一处、清除一处。通过多部门联动,提高整治频率和力度,形成管理合力,提高整治效果,争取到越来越多市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配合,有效维护辖区环境安全。
  严格执法“尺度”
  在整治行动中,执法队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严格把握执法尺度。执法人员结合日常网格化巡查和社区工作室机制,对发现的每一例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均做到现场取证、当场整改,不仅对当事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阐明违规行为的严重危害和法律责任,更严格依据法规条款对违规行为开具行政处罚决定书,同时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进行充电。
  增加宣传“密度”
  提升安全意识是源头治理的关键。为此,执法队将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渗透性工作来抓,不断提升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除了在小区公告栏、楼道口、电梯间、充电棚等醒目位置广泛张贴警示海报、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单页外,执法队还积极拓展宣传渠道:联合社区居委通过居民微信群推送安全提醒;在“7▪15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对围观群众进行普法宣传。在宣传中将近期发生的真实火灾案例作为重点内容,用影像和数据进行警示教育,深刻剖析违规充电的巨大风险和法律后果,切实增强居民和店铺经营者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遵法守法自觉性。同时,对于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的相关投诉举报,执法队坚持“接诉即办”,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处置。在现场,执法人员不仅要求当事人立即整改,消除隐患,更会进行“点对点”的深度普法教育,详细解释法规条款和违规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力求达到“处理一起、教育一片”的效果。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广泛宣传与精准教育并重的模式,有效提升宣传渗透力,营造“家家知晓风险、人人自觉守法”的辖区安全氛围。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