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新村街道执实干之笔 绘初心画卷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25-05-09

  延吉七村居民区党总支
  为持续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进一步增强党员廉洁自律意识,延吉七村居民区党总支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紧贴延吉新村街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动员部署要求,将作风建设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实干担当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书记领学强根基 凝聚治理新共识
  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施菊带头开展专题党课,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紧密结合社区治理案例,深入剖析在停车管理、楼道堆物、文明养宠等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硬骨头”问题。通过“书记领学+党员研讨”的互动模式,党员们围绕“如何将廉洁作风转化为治理效能”展开讨论,收集关于停车管理、楼道堆物、文明养宠等的合理化建议10条,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为确保学习教育成果落地见效,党总支通过建立承诺践诺机制,引导党员强化责任担当,发挥表率作用。这种授课方式让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支部讲学促落实 构建治理新格局
  各二级党支部积极响应党总支号召,以“微课堂 + 实践课”的形式,边学习边对照查摆,在检视反思中剖析根源、改进提高。二级党支部书记也结合自身学习感悟,积极动员社区党员充分发挥先锋作用,让党员们深刻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政策落实的“先锋队”,更是社区治理的“排头兵”。号召党员行动起来,带头签订“文明停车承诺书”,用实际行动为社区居民树立榜样;组建“物业巡逻 + 党员骨干志愿队”,在高峰时段协助疏导交通,缓解社区拥堵状况;联合楼组骨干开展“敲门行动”,向居民宣传消防法规,耐心清理楼道堆物,消除安全隐患。要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党员们与居民群众的心贴得更近,社区治理的合力更强。
  查摆问题找差距 提升治理新效能
  在学习会上,二级党支部书记着重强调要纠正普通党员克服“中央八项规定是领导干部的事、与己无关”的模糊认识,引导党员们端正态度,主动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党员林阿姨说:“原来想着自己家门口堆放点纸箱,不影响别人就没问题了,其实是自己的思想作风不端正,家门口也是公共区域,我的行为其实已经影响了楼道环境,也可能给邻居带来不便,只是他们不好意思说而已。我身为党员,本应比普通群众更严格要求自己,一定改掉这个毛病,为大家做表率。”党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新起点,不断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提高廉洁自律意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社区治理工作中。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廉洁自律永无止境。延吉七村居民区党总支将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更优的服务,推动社区治理再上新台阶。
  控江东三村居民区党总支
  为深化纪律作风建设与文化自信教育,控江东三村居民区党总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学习活动,巧妙将理论学习与传统文化实践相融合,为党员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
  党员们共同观看微党课《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沿着历史脉络,探寻党的纪律建设的传承与发展,深刻领会新时代纪律要求的丰富内涵。随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冬梅结合《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分享学习感悟,带领大家深入领会党的作风建设与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在理论学习之后,活动创新性地引入传统文化体验环节。党员们亲手制作五彩香囊,以“针脚寓意作风、香料象征清廉”的独特构思,将纪律要求巧妙融入民俗文化之中。一针一线间,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纪律意识的具象化表达,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的有机结合。
  考虑到退休党员的特点,此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互动实践”的双线模式,将严肃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生动的手工实践,让学习成果更具延续性与感染力。活动结束后,党员们纷纷点赞,“小课堂”形式既贴近实际又通俗易懂,“理论+实践”的创新模式,不仅强化了纪律意识,更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