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路街道夜查“不打烊” 安全“不断档”

2025-04-29

  居安思危 共守平安
  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居民短距离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然而,飞线充电、入户充电和违规停放等行为,却给居民的生活埋下了“暗雷”。
  为切实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4月以来,平凉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夜间整治行动。
  地毯式排查,揪出安全隐患
  执法人员深知排查工作是消除安全隐患的“先手棋”,必须做到细致入微、不留死角。执法人员以老旧小区为重点,开展地毯式排查。
  针对“飞线充电”这一突出问题,执法人员对悬垂如蜘蛛网的非专业布线进行逐一登记,通过物业及时联系车主,责令立即停止充电并收回电线。同时,针对部分居民为图方便,将电动自行车推进家中或楼道内充电的现象,执法人员当场予以制止,并结合近年来发生的典型火灾案例,深入剖析其中的安全隐患。狭窄的楼道一旦发生火灾,将成为居民逃生的“死亡通道”,一番耐心劝说,让不少居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
  此外,执法人员还对擅自占用消防通道、公共区域等关键位置充电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集中清理,并将违规停放的车辆有序转移至固定停车点,确保小区环境安全有序。
  夜鹰式巡查,违规无处遁形
  考虑到居民白天大多外出工作,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主要集中在夜间,中队巧妙调整工作策略,于夜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化身守护居民安全的“夜鹰”。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检查非机动车库充电设施完好率、安全标识清晰度、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消防喷淋系统有效性。
  对于此前违法行为高发的住宅小区,中队更是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处置隐患,让违规行为在严密的监管下无处遁形。
  常态化守护,巩固整治成果
  为使此项工作取得持久成效,中队多管齐下,着力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紧密结合城管进社区工作,依托属地街镇,强化对物业的督促指导。要求物业每日对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情况进行巡查,定期对小区内的充电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消防、公安、安监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网络。此外,中队还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利用社区公告栏、业主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居民自觉树立安全意识。
  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平凉中队将继续坚守岗位,不断巩固整治成果,为打造安全、和谐、宜居的居民区环境贡献力量。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