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殷行 “阅”享美好——殷行街道“文明生活秀”百姓大舞台之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

2025-04-24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推动全民阅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进一步丰富“文明生活秀”百姓大舞台品牌内涵,近期,殷行街道开展“书香殷行 ‘阅’享美好”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活动以多样化阅读形式为载体,为辖区居民带来丰富阅读体验,不仅提升居民的文化素养,助力书香社区的建设,更为文明城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
  海派美食话乡愁  舌尖烟火品文化
  味觉是最能激发回忆的媒介之一,舌尖萦绕的不仅是故土的风味,更沉淀着时光窖藏的往事。近日,“城市印记 海派底韵”海派文化分享会在殷行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圆满举办。活动特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美食作家沈嘉禄以“从美食解读海派文化”为题,带领居民们走进“一口老味道,半部上海史”的味觉记忆。
  沈嘉禄老师结合自己《亲爱的味道》《吃剩有语》等著作,生动讲述了生煎馒头里的市井温情、本帮菜中的中西交融,以及“小笼包”“小馄饨”等上海人家喻户晓的日常小吃背后所蕴含的城市变迁。
  活动现场精心设置经典海派点心品鉴环节,居民们一边品尝蝴蝶酥、黄油绿豆糕等美食,一边聆听沈嘉禄老师幽默的分享,实现舌尖和心灵的双重满足。互动环节中,居民们热情分享自家“拿手上海菜”。现场书香氤氲与烟火香气交织,共同勾勒出上海人镌刻在味蕾深处的集体乡愁。
  孟子智慧润邻里  国风书灯传雅韵
  中华民族古老的哲思如同不熄的火种,能穿越时空照亮现代生活的角落。近日,“睦邻相聚 共沐书香”国学经典分享会在市光一村第三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功举行。活动特邀复旦大学中国哲学博士柴致冶以“性善与好生活——孟子思想中的现代邻里之道”为题,深入浅出地解读《孟子》中思想理论的当代价值。
  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性善论,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行事原则,柴致冶老师由小及大、逻辑严密地阐释了孟子与人相处时的原则,并结合社区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等实例,生动阐释了现代社区治理如何为古老的传统哲学写下最鲜活深刻的注脚。
  在聆听讲座之余,活动还设置了国风书灯手作环节。居民们围坐一堂,互帮互助、交流心得,凭借灵巧双手将传统工艺与创意设计相融合,制作出一盏盏精美的书灯。当灯光一齐亮起时,不仅照亮了活动现场,也点亮了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
  红色星火照初心 衍纸书签载记忆
  历史总在字里行间回响,翻开尘封的书页,能够触摸到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近日,“重温经典 探寻历史”红色阅读分享会在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顺利开展。活动特邀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张莉莉以“‘人民城市’上海,从哪里来”为主题,带领居民以历史发展为线索,重温上海以及我区的历史轨迹和红色号角。
  张莉莉老师通过展示大量典籍资料与历史遗迹影像,深入讲述了上海“申城”之称的由来及其经济繁荣的成因,并以地标性建筑为切入点,深刻阐释了我区在上海近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作为《新青年》创刊地和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上海的红色文化如何塑造城市品格”这一话题,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强烈共鸣:“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铸就了上海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
  为让红色阅读更具触感与温度,活动特别设置非遗衍纸书签制作环节。居民们以书签为载体,选取红船、红旗等元素拼贴红色记忆。制作完成后,大家将书签夹入喜爱的书籍中,让百年初心化作缕缕书香,照亮新时代的阅读之路。
  本次“文明生活秀”百姓大舞台世界读书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阅读+”的创新形式,让海派风情“暖”起来、传统文化“活”起来、红色基因“传”下去。下一步,殷行街道将持续推进“文明生活秀”百姓大舞台阵地建设,以更多元、更精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升邻里幸福感,共绘文明美好社区画卷。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