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寄清明 巧手承传统 四平路街道长者活动温暖人心

2025-04-03

  每至清明,微风轻拂,细雨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思念。为弘扬孝亲敬老文化,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四平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锦西路分中心特别策划了“银龄寄清明 巧手承传统”主题活动,号召老人们用巧手编织春天,用美食寄托相思,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
  清明习俗话传承 一场跨越千年的“茶话会”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活动开场,志愿社工化身“时光导游”,带着老人们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清明文化之旅。当讲到“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典故时,王奶奶激动地说道:“怪不得我祖爷爷那会儿不让生火,原来是从唐朝传下来的规矩!”
  谈及南北习俗差异时,现场气氛愈发活跃。在“江南吃青团,北方蒸子推馍”的美食讨论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交流中唤醒对家乡美食的回忆,感受着传统习俗的魅力。
  指尖生春编风铃 老年版“巧手大作战”
  为留住这迷人的春色,老人们开始了竹编风铃的“极限挑战”。志愿社工将染成青绿色的竹篾整齐摆放好,一边耐心示范,一边详细讲解编织步骤,老人们全神贯注地看着,眼神中透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
  随后,老人们拿起竹篾,开始尝试缠绕、编排。竹篾光滑,不太容易掌控,大家相互交流经验,互相帮助,现场气氛十分融洽。经过一番努力,一只只造型独特的竹编风铃逐渐成型,微风吹过,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令人心情愉悦。
  青团糯香寄相思 舌尖上的“回忆杀”
  活动进入尾声,志愿社工们端出一盒盒青团,贴心地为每一位老人送上,还不忘叮嘱:“爷爷奶奶们,糯食暖胃,但是吃糯米食物要细嚼慢咽,最好回家加热后再食用哦。”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老人们手中的青团盒上,仿佛给每个人都发了一盒“春日限定版”的温暖。
  本场活动通过听典故、做手艺、品温情的多维立体式体验,不仅让清明习俗“活”了起来,更让文化传承“潮”了起来!街道为老中心将持续挖掘传统节日内涵,结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继续打造更多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彰显银龄智慧,享受幸福晚年。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