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路街道多元文化交融 高校留学生为社区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2025-04-02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留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他们不仅为校园带来了多元文化,也为所在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何突破地域与意识形态的边界,通过“开放包容、互学互鉴” 搭建起文化交流“桥梁”,有效地促进高校留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互动。近年来,四平路街道加强与区域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高校合作与文化交流,让高校留学生更好地融入社区,取得了“双赢”。
  街校合作,破解“融入壁垒”
  为挖掘不同文明的共通价值,包容差异,构建社区“文化生态圈”。街道与区域高校构建“街校合作”协同机制,破解“融入壁垒”,不断打造“无界化”文化场景,主动接纳文化多样性,将多元文化元素融入社区,为社区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每年通过策划“文化季”系列活动,如“元宵行街会”“舌尖上的四平”等线上线下活动,邀请高校留学生参与者,展示各自国家的文化特色,如留学生带来充满活力的非洲鼓乐和舞蹈,让社区居民感受到别样的艺术魅力;亚洲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展示各具特色的传统服饰、美食制作、手工艺品等,通过提供比校园更广阔的生活场景,让留学生在与社区居民交往、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语言沟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使社区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以文筑桥,搭建“交互载体”
  文化无界,心灵相通。为不断促进跨界文化的理解与交流,助力社区国际化发展。街道不断深化与区域高校的合作内涵,坚持“以文筑桥、以心相交” 理念,搭建“交互载体”。以“我们的节日”为载体,以“非遗+在地化”的文化模式,每年举办 “舌尖上的四平”美食节,吸引了同济、复旦大学留学生们积极参与,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美食:如日本的饭团、英国的英式司康和奶油果酱、巴基斯坦的咖喱鸡肉、德国的蘑菇汁和炸肉排、越南的春卷、老挝的特色沙拉……大受居民欢迎。
  留学生不仅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还热情地为大家讲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当地饮食风俗。社区居民和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彼此了解,促进文化交流。社区居民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的真实情况,打破对其他国家的刻板印象,培养全球视野和包容心态。对于留学生而言,融入社区能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当地文化和社会生活,增进对东道主的认同感。
  品牌驱动,促进“情感联结”
  为构建“文化+”跨界生态,街道以非物质文化“元宵行街会”“布艺画” 和“环同济四济阅读会”“四济小书房”等品牌驱动,推动社区文化与科技、教育等深度融合。以“和而不同”的文化主体性与开放性,促进文化价值供给、情感联结与利益共享,将文化互动升华为命运共同体。
  每年结合“世界读书日”活动,街道图书馆与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举办“四济阅读——中外学生共读”系列活动,吸引了来自索马里、乌干达、巴拿马、塞尔维亚、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日本等11个国家留学生与社区读者一起分享学习的感受。还组织留学生拜师非遗匠人,学习布艺制作、剪纸等传统技艺。通过“技艺学习-作品展览-社区义卖”链条,既深化文化认知,又创造社会价值,使留学生从“社区客人”转变为“社区主人”。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