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新村街道老人玩转智能机 青春志愿暖夕阳
2025-04-02 “现在小年轻好像都在手机上叫车,我在马路边上根本叫不到出租车。”
“有时候不高兴去小菜场,外卖又不会叫,真不方便。”
关注老年人生活“痛点”,“延吉银龄课堂”来了!
近日,在延吉新村街道团工委的牵头组织下,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联动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2024级科学硕士党支部,成功开展首期“延吉银龄课堂”智慧助老活动。活动通过“手把手教学+个性化辅导”模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智能手机应用专项培训,切实推进数字时代社区治理精细化。
1. 智慧助老:从生活服务到AI应用的全方位赋能
活动伊始,复旦大学老年学专业的党员志愿者们以“适老化”教学方式展开授课。课程聚焦老年人高频生活场景,通过分步骤图示教学,细致地讲解如何通过高德地图实现精准导航与网约车服务,利用美团APP完成外卖点餐与生鲜采购。
此外,课程还创新性地引入Kimi、豆包、deep seek等AI工具,介绍智能问答、语音助手等前沿功能的使用。许多老年居民们初次接触AI助手,志愿者们从软件下载、登录授权开始,耐心地逐步引导,确保每位老人都能清晰掌握操作要点。
2. 青银共融:志愿红心温暖课堂
教学过程中,支部其余5名志愿者穿梭于老人之间提供一对一答疑解惑。面对老人们提出的“怎么设置家庭地址”“如何筛选外卖商家”等个性化问题,志愿者们耐心示范、反复讲解,更有细心的同学以老人熟悉的方式进行手绘图示,方便老年人理解与记忆。此外,志愿者们还协助老人们解决冗余软件清理、弹窗拦截等手机安全问题。
3. 服务实效:凝聚合力提升社区温度
活动在大合照中进入尾声,老人们纷纷表示今天很开心能和年轻人们一起学习,志愿者们也感慨良多。
通过本次智慧助老活动,延吉新村街道团工委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有效发挥了资源整合与组织联动优势,有效助力老年居民跨越数字鸿沟,探索基层数字包容新路径。活动不仅帮助老年学员掌握了智能生活的基本技能,更通过青年党员与银发群体的深度互动,进一步弘扬了尊老助老的良好社区风尚。
在这个明媚的春日午后,银发学子与青年党员共同谱写的数字反哺温情叙事,正在延吉新村悄然绽放。
下阶段,街道团工委将继续与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加强合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阵地,持续完善青年赋能、银铃受益的良性实践模式,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社区治理需求精准对接,让辖区内更多老年居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