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生花 面塑传情 五角场街道人人讲堂本周非遗体验活动精彩速递

2025-03-03

  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社区浓郁的文化氛围,本周人人讲堂推出粒粒皆匠心:五谷杂粮创意画体验活动和“国潮面塑,玩转新时尚”非遗面塑体验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让传统文化走进社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切实提升居民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
  精彩回顾
  粒粒皆匠心:五谷杂粮创意画体验
  近日,人人讲堂特邀非遗传承人许冬梅带领社区居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谷杂粮画创作之旅。活动伊始,许冬梅老师从五谷画的起源讲起:“五谷画可追溯至古代农耕祭祀文化,人们以五谷为媒,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时至今日,这门非遗技艺更演变为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创意的艺术形式。”
  紧接着,在许冬梅老师的示范下,居民朋友们以小米、红豆等谷物为“颜料”,通过选材、构图、粘合等步骤,将一粒粒谷物化作生动的图案。有居民朋友感慨道,五谷杂粮画的色彩搭配竟如此复杂,每一粒谷物的位置都考验耐心,传统手艺的细腻令人震撼!在活动结束之际,大家展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并交流了创作经验,现场氛围热烈。
  “国潮面塑,玩转新时尚”非遗面塑体验
  近日,人人讲堂邀请非遗传承人卢翠带来面塑体验活动。活动伊始,卢翠老师将面塑技艺的历史娓娓道来:“面塑起源于汉代‘俑’的祭祀习俗,至唐宋发展为节庆‘面花’,明清时期融入戏曲元素,成为街头巷尾的‘立体绘本’。如今,这门‘掌中技艺’既保留古法,又融合卡通、国潮等新题材,让传统‘活’在当下。”
  活动中,居民朋友们手持彩色面团,跟随老师学习揉、捏、搓、压、剪等技法,把一个个面团变成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品。参与本次活动的居民朋友们纷纷表示,没想到面团还能变出这么多花样!活动现场,缤纷的面塑作品与欢声笑语相映成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在居民互动间悄然传递。
  本周,人人讲堂通过两场“边学边做”的非遗体验活动,让社区居民亲身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人人讲堂作为五角场街道“文体活动品质提升行动”的重要文化阵地,将继续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营造浓郁的社区文化氛围,为我区打造人民城市理念最佳实践地引领区,贡献更多五角场的力量。

分享到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