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同济 人人直播间 四平路街道以“云”动力赋能社区治理新篇章

2024-11-07

  一个平台、一部手机,就能让民生保障“出圈”出彩。
  在四平路街道,随着直播“风潮”兴起,抢抓“流量”,主动“触网”,积极探索“干部当主播+主播带主播”基层治理新模式,已经成为街道基层治理服务“创新”手段。不仅促进社区的深度融合发展,更为环同济发展注入“云”动力,跑上“新赛道”。
  自9月份以来,四平路街道以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周年为契机,通过“环同济·人人直播间”平台,连续举办8场直播,充分展示了环同济发展在民生保障、城市更新、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实践案例,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直播通过线上互动的形式,听民声汇民意、答疑解难、共谋社区发展,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先锋当主播,“破圈”又“出圈”
  作为共产党员的孟海琴,是四平社区公益基金会的执行秘书长,她带头走进直播间,详细介绍了四平社区公益嘉年华活动。
  “我们依托23个居委会熟悉社区的特性,通过‘社区云’完成了从志愿者的招募到线下活动的执行,展现出强大的动员能力。”孟海琴说,社区公益基金会关注社会助残助老事业,多次组织开展并参与养老院公益活动,通过直播的形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社区公益的价值,也可以吸引更多人参加进来,以新模式助推社区治理,带动产业发展。
  在“新兴领域党建”直播中,街道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围绕“服务”“凝聚”主题,细化工作颗粒度、提升服务专业度,打造“片区党建”,成立了街区党支部,激发新兴领域党建活力,高效能打造“共享载体”,落实了“三张清单”,实现从“物理空间融合”到“心灵空间聚合”,从“服务功能吸引”到“政治功能引领”,从“活动要我参加”到“治理我要参与”的支撑和转变。
  此外,中天科创街区党支部还主动与中天大厦的企业食堂对接,为快递小哥共同推出“周五暖心午餐”,方便快递员就餐。
  干部当主播,“治理”注入“云”动力
  干部变主播,转换的是角色,不变的是践行为民服务,助力社区发展的初心。
  四平路街道着力打造 “环同济·人人直播间”直播平台的同时,为年轻干部制定了“直播+”项目方案,培育年轻干部成为“社区治理达人”,引导他们通过网络数字化新手段助力社区治理加“数”前行。
  在“社区共治”专场直播中,街道聚焦睦邻生活能级的提升,探索直播嵌入“社区云”平台,提升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应用能力。以凝聚“合伙人”共治的形式,实现“政府单向推动”向“多方沟通协调”转变;“居民被动接受”向“居民主动参与”转变;“政府资金投入”到“居民自筹自治”的转变,以及“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擦亮“三微治理”品牌。
  公交新村居委会主任胡云作为年轻干部的一份子,在直播间分享了“睦邻荟”红屋顶花园的蜕变。讲述了这一项目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社区云”平台广泛挖掘“社区达人”、能人和志愿者资源,最终实现了数字技术对基层治理的精准助力。
  直播变网红,“流量”加“点赞”
  在“创业就业”专场直播中,街道聚焦创业就业,开展直播带“岗”、直播培训等方式,通过用好市区创业指导专家团智力资源、用好“乐业空间”和“环同济天爱梦想家”等空间载体资源的方式,积极改善创业支持条件,鼓励激发企业招人用人积极性,进一步拓宽就业空间,以此打通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为就业者赋能。
  “人人议事厅”主题直播中,街道以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意见征集,凝聚共识,引导市民群众从“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转变,形成社区治理共同体,体现人民生活品质提升。同时,通过现场直播、小视频插播等形式与居民开展线上互动,征集实事项目、人民意见“金点子”,为社区治理“趟出了”新思路。
  可以说,四平路街道干部转主播的工作方式,开启社区治理新模式,绘就了一幅城市发展的新画卷,推动了社区民生“施工图”变成“实景图”,“跑”出了群众的幸福生活,市民纷纷“点赞”:“我们的四平不一样了,越来越有范儿。”
  据统计,8场直播活动,观众们积极参与弹幕交流,纷纷点赞关注,直播间氛围热烈。直播点赞数达100余万次,线上观看量5万余人次,评论4万余条。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