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杨浦滨江生活秀带能级提升 优化渔人码头营商兴商环境——平凉路街道“晓意”人大代表专业小组专题接待日活动
2024-10-15 杨浦滨江是上海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也是我区的一张亮丽名片,渔人码头作为杨浦滨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营商兴商环境的优化更是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聚焦“围绕杨浦滨江生活秀带能级提升,优化渔人码头营商兴商环境”主题,近日,“晓意”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在平凉路街道渔人码头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代表们接待并听取了滨江沿线企业商业民声民意,随后就听取情况和前期课题调研情况进行座谈交流。
座谈由平凉路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李伟军主持,“晓意”人大代表专业小组代表苏晓毅、张春梅,区人大代表张晨、潘抒、马培妮,以及街道社区营商环境办公室副主任施佳情参加座谈。
会上,施佳情副主任向各位代表汇报了平凉路街道社区营商环境的总体情况。街道营商办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整合资源做好服务,多方位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紧盯目标形成合力,全力聚焦招商引资稳增长;发挥商会平台作用,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依法开展统计上报,重点推进“五经普”登记工作;拓宽为企服务路径,协作配合区职能部门开展各项工作。认真落实区优化营商环境7.0版要求及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深度融入和服务滨江发展大局,着力保障和提升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
张春梅代表就渔人码头区域优化营商环境运转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从渔人码头写字楼和商场两方面介绍了目前该区域营商环境优化现状。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商场营业数据大幅增长,同比2023年,增幅达到了约400%,荣登杨浦商业榜单前三名。她指出,渔人码头片区办公成熟、入市较早,现因市场整体供应量增加,客户需求量下降,导致片区办公招商困难;特别是北外滩,商户新增体量较多,且同质化竞争严重,导致市场交易下滑等多个问题,引起了在座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苏晓毅代表表示,在优化杨浦滨江渔人码头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可通过搭建“商友圈”拓宽企业的沟通接触面,相互挖掘潜在合作商机的同时,亦能补位赋能。互访座谈、切磋学习、共性问题恳谈等,形式可多样化,既是碰头会,也是话事局,据此得出更为精准的政企“匹配指数”,有助于形成齐心互助、欣欣向荣的良性生态营商环境。
张晨代表表示,发展杨浦滨江渔人码头也是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和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在这个过程中,立足人大代表本职工作,发挥人大代表自身资源优势,搭建平台整合滨江企业资源,增加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策略。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大代表久久为功,持续不断为优化杨浦滨江渔人码头营商环境献计献策、双向奔赴、共同发力。
潘抒代表表示,在优化杨浦滨江渔人码头营商环境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企业的需求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建设方案,了解企业在参与建设及政策解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人大平凉路街道工委充分听取了在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后续将继续通过市、区人大代表联动机制和平凉路街道代表小组履职活动,继续推动杨浦滨江渔人码头区域营商兴商环境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