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新村街道以租代付+弹性付费+美化底楼 “高空”居民圆“加梯梦”

2024-09-25

  长白新村街道的老旧小区占比高,老龄化群体结构比较突出,街道党工委通过党建引领,赋能居民自治,着力破解各种“加梯”难题,加速“梯升”老旧小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截至目前,已完成加梯签约148 台、完工72台、在建 38台、待开工38台。
  做深做细宣传动员,让居民自发面对加梯需求
  为了把加梯的政策讲清、道理讲透、流程讲明,街道在做深做细宣传动员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使其把加梯需求作为自己的分内事。
  一是自上而下全面宣传。在老旧小区加梯最新政策出台后,街道通过“长白在线”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政务公开电子屏等渠道和方式及时将相关信息予以公开,让居民在第一时间学习了解。街道业务部门与居民区党总支分别通过召开意愿征询会、座谈会和居民代表会等,与居民面对面进行交流,把大家关心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专项政策、加梯具体流程、政府补助资金及规划设计方案等事项一一进行解读,让涉及加梯老旧小区的每位居民能够全面、准确、及时知晓相关政策法规和业务流程。
  二是由点及面重点动员。为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充分发挥居民区党总支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首先从所在小区党员家庭的工作做起,取得所有涉及加梯党员家庭的积极支持。并让这部分党员与居委干部一道,在宣传征询阶段,通过包家庭、包楼组、包责任区,勇当加梯牵头人、政策宣传员、矛盾协调者,挨家挨户上门做好针对性工作。
  三是从易到难分类攻关。经过初步宣传排摸,根据居民的态度和意愿,将目标人群区分为赞成、摇摆和反对三类。针对摇摆的特定人群,主要由赞成加梯的居民,采取个别沟通的方式,通过邻里情的表达,逐步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与消极意愿;针对反对的特定人群,由居民推选代表,与楼组长成立“加梯小组”,通过召开加梯协商会的形式,全面了解反对加梯的具体原因,设身处地为这类人群考虑,帮助他们综合考量利弊得失,助推加梯能够尽快落地。
  做巧做好沟通桥梁,让居民自觉凝聚加梯合力
  街道在加梯工作推进过程中,重引导、善借力、使巧劲,广泛发动多元力量,搭建沟通平台桥梁,形成加梯的整体合力。
  一是找准切入点,用好身边案例。通过加快推进完成条件成熟楼组的加梯工作,做好先行先试典型引路,由居民区党总支组织居民参观完成加梯的楼组,亲身体验电梯使用情况。并让加梯的受益者现身说法,细数加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及美好变化,通过现场交流问答打消加梯疑虑,疏通加梯障碍,汇聚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二是紧扣结合点,善借多方力量。发挥加梯实施主体和第三方机构等多元力量作用,融合各方优势为居民答疑解惑。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帮助居民了解加梯的结构安全,地勘机构帮助居民消除加梯建筑沉降的顾虑,加梯公司工作人员为居民普及电梯使用管理常识。街道还结合城市更新、美丽家园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等一体化推进老旧小区加梯工作,进一步探索和推动社区居民生活品质综合提升。
  三是把握需求点,形成一楼一案。针对老旧小区不同房屋建筑结构、不同老龄居民比例、不同利益诉求表达等情况,街道在推进加装电梯过程中不搞“一刀切”,而是在意愿征询过程中普遍收集并汇总需求清单,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对接楼栋的个性化需求,采用“一楼一案”模式,根据每栋楼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加梯解决方案。
  做实做强服务保障,让居民自主解决加梯难题
  面对居民在加梯过程中的不同利益诉求,街道积极做好服务保障,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居民自己,在形成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化、市场化、多样化手段来解决加梯难题。
  一是创新模式保障利益。为保障每一户居民利益最大化,“加梯小组”和居民在社区组织的协商会上与加梯公司多次商讨,共同开创“以租代付”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经济负担,兼顾了短期效率与长期利益。
  二是综合施策各取所需。在政府给出的各楼层费用分摊比例区间参照的基础上,长白居民还探索出了多种付费弹性方式:有“拒绝支付,同楼住户再分摊”的模式;有“反悔补交,同楼住户再补偿”的模式;还有“房屋易主后,付费也可使用”的模式等。弹性之策不仅帮更多楼栋圆了“加梯梦”,也扩大了电梯的用户,增加了电梯的使用率。
  三是家园共建协同发力。街道把加梯作为家园共建内容,通过“加梯小组”倡导文明生活行为,如签订禁止在底楼周边乱停车和杜绝高空抛物为主要内容的自治公约;共同出资为底楼过道装修美化,不断增进邻里情感,把加梯利益共同体营造成睦邻情感共同体,用情感的软实力破解加梯的硬问题。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