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路街道逐步推进新能源车智能公共充电桩建设工作
2024-09-19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各个城市铺开发展,老旧小区却常因没有产权车位、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等“先天不足”,与新能源汽车之间隔着一堵“墙”。四平路街道辖区内众多老旧小区,便是这种情况。
2021年开始,街道城建中心牵头,在各居民区居委会及业委会的配合下,在“资源共享、有序充电、邻里友爱、自觉守约、自治管理”的原则下,逐步推进新能源车智能公共充电桩建设工作,先后在鞍山四村第二小区等六个住宅小区建成新能源车智能公共充电桩总计38个,其中鞍山四村第二小区、鞍山四村第三小区、鞍山七村、鞍山一村第三小区被列为上海市充电桩示范小区。
创新模式,三方共赢
鞍山四村第二小区
在推进充电桩建设的过程中,四平路街道创新性地采用了“代建企业+社区居民+小区业委会”的共建共赢模式。代建企业负责免费申请新用电、布置电缆、安装配备及后续的维保运营,居民则根据“电费+充电服务费”的标准进行使用缴费,而小区业委会则按协议约定每季度获得“充电服务费”分成,用于补充小区公共收益。这一模式不仅降低了居民和小区的经济负担,还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循环利用。
具体做法,多措并举
鞍山四村第三小区
为确保充电桩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街道采取了多项具体举措:一是以“美丽家园”工程建设为契机,提前布局规划,预留安装场地;二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协商共治的方式推动项目落地;三是加强维护管理,制定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使用公约,确保充电桩的安全、有序使用。
展望未来,持续升级
鞍山七村小区
街道将继续深化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一方面,将与住宅小区物业公司深入探讨合作,加强对充电车位区域的日常巡查管理,并督促第三方公司按时按标准对充电桩进行维护保养;另一方面,将探索将电动汽车充电桩日常动态信息纳入城运平台,推动社区数字生活、数字治理的转型升级。此外,街道还计划在鞍山四村第一小区、第二小区试点机动车停车位新能源充电桩的全覆盖安装工作,进一步扩大绿色出行的覆盖范围。
随着更多充电桩的投入使用和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绿色出行将更加便捷、安全、舒适。接下来,街道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创新“四平模式”成功破局老旧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