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 察 勘 定”四步曲 四平路街道重音奏响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进行曲”
2024-09-12 为写好杨浦人民城市新实践、创新发展再出发、振作杨浦一股劲的“三篇大文章”,四平路街道精心组织并实施了年轻干部培养“青锋”计划,通过实战锤炼与专业引领,锻造一支能够扛起重任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随着“青锋”计划的深入实施,五个专项工作组——城市更新的筑梦者、环同济发展的服务先锋、创全攻坚的排头兵、基层治理的探索者、社区安全的守护者,在实践中创新方法、积累经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亮点成果。如今,“青锋”计划已行至半途,我们特推出此系列报道。
本期,我们将跟随社区安全组的步伐,从集思广益的专题研讨会,到实地考察汲取经验;从深入小区的细致查勘,到精准施策的问题清单编制,共同探讨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难题。
听,集思广益共谋安全之策
为充分了解四平路街道电动自行车充电、停放的全貌,社区安全组召开了专题研讨会,邀请社区安全组导师、职能科室负责人、居民区书记、物业经理和电动自行车运营单位代表参加。会上,围绕电动自行车的设施建设、执法检查、日常管理等内容,各方积极发言,提出宝贵意见。社区安全组导师周辉提出了注重底数排摸、注重执法检查、注重宣传引导的三条建议,为青年干部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察,外出考察学习拓展思路
在了解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的基本情况后,社区安全组分别前往内江小区、开鲁二村小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现场交流,深入了解内江新村小区的“一居一品”特色项目、电动自行车充值优惠活动以及开鲁二村露天智能充电桩的运营模式,为小区电动车规范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勘,实地查勘掌握社区实情
为精准施策,社区安全组分组前往各居民小区,细致排查现有充电桩安装点位数量以及僵尸车辆信息情况。通过实地查勘,总结出居民小区普遍存在电动自行车数量快速增长、充电设施不足、物业管理滞后以及居民意识淡薄等问题。
定,编制问题清单确定整改方案
在充分了解现存的困境后,社区安全组联合居委会、物业等部门,对小区现有充电场所、新增充电场所以及周边公共充电场所进行调研,编制形成“一小区一清单”,确保每个小区都能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合理规划、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最终,编制形成了《四平路街道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情况报告》,为后续整改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社区安全组将继续发扬“实践出真知”的精神,前往实地考察论证各小区整改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方案有效、准确落地,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青锋”计划,如一座坚实的桥梁,引领着街道的年轻干部们跨越成长的障碍,磨砺意志,锤炼能力。现在,让我们一同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在“青锋”计划中的成长与蜕变。
社区平安办金远:在“青锋”计划的工作中,我有幸担任社区安全组的组长,这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的旅程。面对日益凸显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难题,年轻干部们不畏困难,大家通过座谈交流、考察学习、调研走访等方式,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治理方案,包括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增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等,力求从源头上解决电动自行车安全问题,为构建平安、宜居的社区环境贡献青春力量。
综合行政执法队俞帅:参与“青锋”计划社区安全组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工作,于我们而言意义重大且极具挑战。我们深入社区,用心倾听,了解社情民意;参观学习兄弟单位,认真思考,打开治理新思路;协调各方资源助力,为治理工作添砖加瓦。同时,在社区开展宣传教育、加强执法监管、完善设施建设来推动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为建设平安四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区管理办杨沛欣:参与“青锋”计划社区安全组,聚焦社区电动自行车安全等问题,我深感责任与使命。我们深入小区、全面排查,针对小区实际情况推动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强化监管、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规范落实。作为小组成员,我将继续加强对社区安全工作的认识与重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居民构建一个平安、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