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新”力量 打造“兴”图景 五角场街道全力推进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攻坚行动
2024-08-23 自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五角场街道高度重视,积极借鉴试点街道实践经验,研究制定符合本街道特点的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织密组织网络、优化阵地功能,全力推动走访排摸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多格合一”建机制
街道建立“1+5+10+32+X”工作机制:
“1”是指1个工作专班—五角场街道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攻坚行动工作专班。
“5”指5个网格片区,依托原有5个警务责任区,将全域划分为5个网格片区,其中包括3个综合网格和2个商圈网格,每个网格片区由2-3名处级领导分别担任指挥长和副指挥长,全面负责统筹网格内各类力量开展工作。街道以此次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攻坚工作为契机,顺势优化“多格合一”网格治理体系,除居委干部、机关点位长外,充实楼委会、综合执法队、市场监管所、五角场派出所、劳动关系监察等力量下沉网格共同参与排摸工作。
“10”是指10个包保责任区,将5个网格片区进一步细分为10个包保责任区,包括居住小区、楼宇、园区等各类场所。由包保处级干部担任指挥长。
“32”是指32个社区网格,在10个包保责任区之下,按照居民区四至范围,设立32个社区网格,由居委会干部、包联民警、综合执法队队员、志愿者等各司其职,协力推进全覆盖工作。
“X”是指辖区内52个楼宇园区、5个专业市场、1个环岛商圈、大学路街区等各类行业及重点人群。
凝心聚力听“新”声
街道将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工作同“企业大走访”紧密结合,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优化完善资源、需求、项目、服务“四张清单,特意在企业排摸表中增加“需求”和“资源”两条字段。在走访一线注重倾听新兴领域声音,问需于“新”、问计于“新”,精准识别并对接新兴领域党员群众需求,不断丰富需求清单,累计收到19条社区服务需求。下一步,街道将联动相关部门,链接各方资源,逐条分析研究,定制服务项目,形成解决方案,全力满足新兴领域各类多元需求。同时,注重挖掘新兴领域资源,广交共创“合伙人”,不断扩大共创“朋友圈”,收到46项志愿服务资源。下一步,街道将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攻坚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新兴领域各项资源、力量、优势集中起来,凝聚成推进五角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蓬勃力量。
“新”有所属强阵地
围绕政治、治理、服务三大主要功能,聚焦“两企三新”群体特点,进一步提升党群服务空间服务能级,发挥好党群服务站点资源集中“供给地”、学习教育“主阵地”、组织建设“根据地”作用,推动财大科技园党群服务站焕新蝶变、国定党群中心颜值功能提档升级,加快达任大厦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进度,不断推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群服务阵地体系。
思想引航,强化政治功能
街道充分利用辖区内优质高校的师资资源,制定由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区委党校、上海开放大学等单位的资深教师组成的师资清单,在各党群服务阵地开展主题党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传播党的政策、传递党的声音,为新兴领域广大工作人群带来一场场“精神盛宴”,为党员群众提供了功能齐全的“红色家园”。
精准把脉,强化服务功能
街道前期开展深入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精准把握新兴领域工作人群多元化需求,以党建引领,用文化聚力。财大科技园党群服务站面向广大园区白领,充分利用午休的时间打造“午间一小时”党群服务品牌,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戳针绣体验、非遗漆扇制作等文化类活动以及涵盖职业发展、人际关系、亲子教育等主题的讲座类活动,加强园区企业党员群众对党群服务站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国定党群中心面向广大户外工作者,不断完善党群微空间设施配备,提供空调、微波炉、冰箱、座椅等,将其打造为能够歇脚休憩的户外工作者专属空间。同时利用丰富的共建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满足户外工作者精神文化需求,近期面向户外工作者举办“夏季送清凉”活动,通过手工制作艾草锤子、发放清凉物资,为户外工作者带来清凉。
多元共治,强化治理功能
以需求为导向,街道不断整合资源、优化服务,通过开展优秀青年志愿者培育、“营商伙伴日”等活动以及自我管理委员会等载体,不断激发新兴领域工作者参与基层治理和公益服务的热情。
下一步,五角场街道将在扎实排摸的基础上,继续提高站位、自我加压,探索优化覆盖路径,强化阵地支撑保障,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