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点“家门口” 新江湾城街道“工作室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4-07-0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面对基层主体多元化、居民诉求多元化、投诉类型多元化等特点,新江湾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将党建引领融入社区治理实践中,积极探索新路径,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城管社区工作室是综合行政执法队与社区居民之间信息互通、问题发现和协调处置的平台。为更好地融入社区、服务社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扎实推进社区工作室建设、健全工作服务机制,逐步推进“首问责任制”,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在城管社区工作室设首问接待席,每周定人、定时、定点值守接待,凡属第一个接待服务对象的执法队员,不论服务对象要反映或办理的事项是否属于其职责范围内,均为首问责任人。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首问责任人需通过“接待→分类→处置→反馈→总结”的闭环服务流程,全力解决居民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
通过“首问责任制”,综合行政执法队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逐步建立与居委会、业委会、房管、派出所、物业、生态环保、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将管理和服务前移,形成合力、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相继处理了物业管理、绿化管理等方面的投诉,并联合相关部门协调处理了装修噪音扰民、油烟扰民等方面的投诉,受到居民好评。
同时,将普法阵地搬到群众“家门口”,综合行政执法队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社区法治宣传活动,围绕损坏房屋承重结构、违法搭建、毁绿占绿、占用物业共用部分等现象进行普法教育,引导居民“知法、用法、守法”,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新江湾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坚持将心比心,践行“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城管社区工作室联系服务社区的“前沿哨”作用,对辖区内居民区的现状、难题开展讨论、研判,坚持“处置工作做到位、问题化解在萌芽”,不断整合解决基层问题的资源和力量,跨前一步,主动发现辖区各类违法行为并及时查处,打造和谐、美丽的社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