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路街道社区治理 “三四七”工作法可“复制粘贴”
2024-06-14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虽小,却连接着千家万户。近年来,四平路街道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在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四百”走访实践中,居民区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三、四、七”工作法,为社区治理提效增能。
同济新村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户数3189户,门栋数468个……是街道人口数量和密度最大的居民区。住房大多建造于五、六、七十年代,且小区未经历过综合整治,道路破损、绿化残缺、管道堵塞、加装电梯、物业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就像一个个雪球,越积越多,居民区党总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为民办实事为着力点,不回避、不畏难、不拖延,找准“突破口”,探索总结出社区治理“三高工作法”,即:
高速度反应
及时回应民生关切,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迅速处理。
高效率沟通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搭建居民“议事会”沟通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利用社区云、微信群、座谈会等,线上线下及时收集和反馈居民的意见,吸引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有效解决居民诉求问题。
高质量服务
提升居民满意度,针对为老服务需求量大且多样化,除日常的便民服务外,党总支积极对接社会资源,引入专业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及时为困难老年人解决实际问题。
同济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用“三高工作法”,构建起“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不断完善“三驾马车”联席会议、党员骨干“议事会”,交流想法、商讨对策,内外结合,上下联动,打通了社区治理“最后一米”。如今,小区管网堵塞疏通、道路破损修复、绿化残缺补种等小区的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小区环境持续在变化,多层住宅加梯成为街道的“样板”,被复制推广,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得到提升。
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是由三个老式公房自然小区组成,建造于六、七、八十年代,面对房龄的增长,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接踵而来,如何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居民区党总支通过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四个一工作法”,即:
一条主线:党建引领
充分发挥居民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造社区党建“同心圆”,引领“三驾马车”、群众组织、楼组长、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
一个原则:民主协商
强化社区治理协商民主,健全“议事厅”协商机制,推动群众自治,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推进全过程民主落地,高效便捷地解决居民诉求,促进邻里和谐。
一张网格:细化网格
将居民、租户、老人、儿童、年轻人群体,自然小区、楼栋、片户组成大大小小的“微网格”,畅通社区云、微信群等沟通渠道,构成“即办”工作机制,把多方资源统筹下沉,联动服务到“微网格”居民。
一种模式:互助合作
加强文体团队、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组织等互助合作模式,通过党建联建,融合社会组织、外部单位力量服务小区居民,形成各类群众组织,读书会、合唱团、沪剧班、乒乓队等互帮互助,促进居民间的交流,增强居民归属感,当好社区事务的“主人翁”。
鞍山四村第一居民区党总支“四个一工作法”,快速高效解决居民“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如居民楼管道漏水、小区路面不平整、楼道堆物等问题能在第一时间一一得到解决,为社区治理赋能增效。
公交新村作为老式公房小区,房屋建造于六、七、八十年代,小区设施陈旧老化,且小区内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纯老家庭众多,为解决好小区的一系列问题,做好为老服务,居民区党总支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出“七随工作法”,即:
随心“帮”
“两委”干部把帮衬老人提东西、拿物品做在时常,甘做老人的“邻家儿女”。“早看窗帘晚看灯”时时刻刻关心空巢、独居老人的居家安全。
随口“问”
“两委”干部见到小区居民问个好,拉拉家常询问几句,倾听居民意见,关心居民的生活,把居民的顾虑、疑问、难题了解清楚,遇到居民诉求,即刻录入“社区云”,在第一时间处置的同时,及时反馈居民。
随手“拍”
“两委”干部穿梭在大街小巷,发现问题随手拍下来,配上简要说明,上传到“社区云”,让居民随时了解社区动态、居委会工作状态,畅通信息“高速路”。
随时“办”
建立志愿者小区巡逻制度,排除小区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上传“社区云”平台,由“两委”干部及时协调办理,或借力街道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办理。
随后“跟”
通过“社区云”的“居社互动端”、网上“议事厅”,畅通居民诉求表达通道,针对居民诉求,第一时间跟进解决,巡察整改,并鼓励年轻人坐前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商讨,让社区服务更高效。
随处“想”
健全每周工作例会,分析民情社情、学习落实新政,把社区事务想在前、做在前。通过民情日记,锤炼“两委”干部“一岗多专”,提升解决事务的能力水平。
随近“找”
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遇居民不慎摔倒、忘带钥匙被锁门外、有事急用车、家电突然坏了等生活微小事,主动找上门服务,解决居民燃眉之急。
在“四百”走访中,公交新村“两委”干部不仅仅是走进居民家门,更是暖了居民的心。社区事务虽然看似琐碎,但却关系到家家户户,党总支不断完善“七随”工作法,“两委”干部用“脚”丈量、用“笔”记录、用“心”服务、用“爱”传递,受到居民的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