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民生议事厅如何加强非机动车安全治理
2024-05-24 引言:近年来,随着电动非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因电动非机动车违规停放、充电等引发的火灾事故呈高发趋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加强本市非机动车安全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于修改《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决定自6月1日起施行。
5月21日下午,为筑牢社区安全环境根基,有效提升居民群众的防范意识,结合街道非机动车安全治理攻坚行动,长白新村街工委以非机动车安全治理为主题,组织了5月选民接待日活动,区人大代表、法治观察员、居民代表、长白司法所、街道城建中心、市场监管所、长白派出所、综合执法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了活动。
活动现场,与会人员一起学习了新修订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并围绕非机动车安全治理展开了热烈讨论。
控江路121弄小区居民建议,公共充电桩安装地点和计费设置可以考虑小区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杨浦水电工程作为安装充电桩的第三方机构,提出由于企业加装充电桩属于商业行为,按照国家规定非民用取电计费相对较高,只有保证充电桩的使用率保持一定比例,才可能达到收支平衡,之后会根据使用率考虑调整计费标准。
城管执法部门则表示,会进一步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教育,全力制止电动非机动车飞线充电、占用楼道等行为,对严重违规充电行为会进行整改处罚。
区人大代表、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主任徐微徨从律师的专业角度,强调了实施《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的重要性,并通过相关实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加强对电动非机动车违规充电行为综合治理的必要性,要从源头解决非机动车及蓄电池拼装、加装、改装等问题。
区人大代表、内江路384弄居委会副主任兼治保、调解主任王舜玲结合社区非机动车治理经验,建议应当统筹安全性和便利性,因地制宜大力推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内非机动车停放场所及充电设施建设,满足居民日常规范充电的需要。
会后,代表们表示会持续关注非机动车安全问题,积极督促街道相关部门,围绕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断健全电动非机动车管理制度,形成多方联动的精细化、系统化的长效工作机制,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不断提高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