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家族故事与新式家谱——“寻根家源”项目线装家谱推广活动

2024-05-15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和精神力量。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引导市民孝老爱亲、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5月12日,由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共同主办,杨浦区图书馆、长海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妇联、图书馆承办的“寻根家源”项目进社区推广活动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也是长海路街道2024年家庭教育宣传周暨家庭文化节主题系列活动之一,一起来回顾一下精彩内容吧!
  走近家谱 感受文化传承的温度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古籍馆员严天月老师应邀介绍了线装家谱制作方法与流程,普及家谱文化理论知识,以盛宣怀家族的《龙溪盛氏宗谱》为例,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参与活动的群众详细介绍了传统家谱的谱名、谱序、世系等内容,引出制作现代新式线装家谱的步骤与重要意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精神。
  严天月老师在宣讲中推荐了《中国的年谱与家谱》,该书分为年谱与家谱两个部分,年谱是史籍中较为特殊的人物传记体裁,以谱主为中心,以年月为经纬,全面细致地叙述谱主的事迹;家谱则以血缘关系为主体,记载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事迹的过程,以及少数民族家谱等内容。严天月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向社区群众展示中国家谱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意义。
  拓印传承 陪孩子来一场妙趣横生的体验
  来自辖区的各个家庭和市民读者全神贯注地倾听严天月老师对于家谱文化的讲解,当活字印刷与蜡拓拓片的用具展现于台前时,现场的气氛也随之走向高潮。
  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专业团队耐心地向参加活动的家庭介绍起了拓印需要用到的各种工具以及完成拓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细致的现场教学,家庭成员在完成喷水、上墨,均匀拍打一系列流程之后,碑刻文字逐渐显现。不一会儿,一张张黑底白字的拓印件就复制完成了,石头上的字悄然出现在了纸上,原来这就是“古代的复制粘贴术”。现场的体验活动不仅增加了家庭成员的交流与互动,更让群众切实领悟了中华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长海路街道将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持续深化家庭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以良好家风促民风,以“精神文明”之光为人民高质量生活增光添彩。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