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色沪韵 手绘心桥”——控江路街道未保站举办彝族非遗文化体验与公益共创活动

2024-05-06

  秉承着“奉献爱心,传递希望”的宗旨,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民族团结,近日,控江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携手复旦大学研究生志愿者协会、杨浦区教育学院实验小学,联合举办了“彝色沪韵,手绘心桥”——彝族非遗文化体验与公益共创活动。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杨教院实验小学的师生们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盛宴,此次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我国多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实际行动,为凉山州金阳县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活动在师生们的期待中拉开序幕,“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吗?其中少数民族有哪些呢?”讲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回顾和分享他们所了解的民族知识。学生们积极举手,热情回答,展现了对我国多元文化的初步认识和尊重。
  随后,通过精心制作的彝族文化视频,孩子们对彝族的历史、语言、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特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地图呈现在大屏幕上,讲师详细地介绍了彝族主要聚居的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让孩子们对彝族的地理分布有了清晰的认识。为了让彝族文化更生动地呈现在小朋友们面前,活动特别播放了一段用彝族语言配音的《猫和老鼠》动画片。学生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彝族语言的魅力,对彝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着,讲师询问学生们是否认识彝族朋友,并介绍了一些彝族名人,如抗日英雄张冲、著名歌手吉克隽逸等。这些彝族名人的介绍,让学生们对彝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彝族人民的敬佩之情。在宣扬火把节和彝族服饰的环节中,学生们观看图片,对彝族的传统服饰和节日有了直观的认识。彝族服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工艺,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体验彝族文化,讲师拿出准备好的冰箱贴材料,让孩子们在材料上绘制与彝族有关的图案。在讲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生们用巧手和童心绘制出了一幅幅漂亮的图案。这些冰箱贴不只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特色,也蕴含了学生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此外,孩子们还书写了带有祝福语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将被寄往凉山州金阳县东山小学,传递着杨教院实验小学学生们的友谊和祝福。而冰箱贴则会通过爱心义卖活动筹集资金,所得收益将用于购买东山小学紧缺的教学和生活物资。另外,杨教院的学生们也准备了捐赠书籍,以实际行动支持该地区的教育事业。
  杨教院实验小学的师生们通过学习彝族的传统文化,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同时也能够激发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和儿童福利的关注。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们都以一颗感恩的心,祝愿彝族文化源远流长,祝愿东山小学的孩子们健康成长,祝愿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进步!
  下一步,街道未保站将举办更多类似的活动,让民族文化的传承、发扬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爱心和温暖在社会中传递和延续。
  本次活动为系列活动,后续还有爱心义卖与公益交流会,敬请期待。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