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四平社区对电动车隐患说不
2024-03-21 电动车安全充电一直都是社区“老大难”的问题。为了充电,居民各出“奇招”,有的私自飞线、有的将电瓶偷偷带回家、有的把车停进楼道……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在实地走访、充分调研的基础上,3月以来,四平路街道深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各居民区也纷纷响应,排摸、征询、改造、增设,让电动车充电规范起来!
车棚升级改造
新增80个充电接口
鞍山四村第三小区是典型的老小区,随着小区内电动车数量增加,原有的车棚已经难以满足居民需求。鞍山四村第三居委会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着力解决居民充电需求“痛点”,积极与街道相关部门、物业、业委会进行沟通,通过踩点选址、征集居民意见,在充分考虑可行性、便利性后,将原本位于苏家屯路29弄6号楼与10号楼之间的车棚进行升级改造,从源头上缓解充电难题。
历时一个月的升级改造后的车棚新增充电接口80多个,同时安装了灭火系统和摄像头,确保居民充电安全。车棚一经投入使用,便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获得了一致好评。“很方便,插好插头,扫码就能充电,一块钱可以充4小时。而且时间到了会自动断电,安全多了。”小区居民汤先生热情地介绍说,“现在这个车棚改造好以后,规范又安全,我们放心很多,真是办了一件实事啊!”
引入“黑科技”
“乘电梯”加上“安全锁”
金安居民区辖区内6个自然小区有5个是高层住宅小区。与老小区私拉“飞线”充电现象相比,金安居民区内电梯的便捷,造成电动车上楼现象一直屡禁不止。为了有效彻底改善电动车“乘电梯”进楼入户,金安居民区近几年引入了电梯“黑科技”——电动车智能AI识别管控系统。
该系统使用AI图像识别技术,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对电动车进入电梯进行智能化的感知、识别、定位、管理。只要有居民将电动车推入电梯,电梯立刻会响起提醒警报,此时无论按哪个按键,电梯都会处于停运状态,直到居民将电动车推出电梯为止,真正实现电动车“乘电梯”进楼入户由“人为监管”向“智能监管”转变。“之前经常能看见电动车上楼,现在用技术手段拦住这种不安全行为,感觉安全多了。”对于这项“黑科技”,业主纷纷点赞。
软件+硬件
全覆盖绷紧“安全弦”
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危害性极强,小区是大家的,安全要靠大家。
除了硬件设施外,“软件”也持续跟进。近日,各居民区积极开展电动车火灾事故应急演练,以提升居民的逃生基本技能和居委会干部、物业管理人员的快速反应能力。演习过程中,全员明确分工,处置规范。演习结束后,社区干部还向居民宣传电动车充电规范和充电桩使用方法,强调规范充电的重要性。
此外,各居民区利用社区微信群、电子显示屏、楼组长会议等方式,线上线下广泛宣传电动车规范,在社区中形成全民知晓的宣传氛围。同时,为落实消防安全工作长效管理,街道制定《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组织街道平安办、城建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居委会、物业对辖区内居民区、楼宇、工地、商铺开展地毯式巡查,全力消除电动车火灾风险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