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患者动起来 我区一家社区医院开设“运动干预门诊”
2024-03-04 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研究证明,早期运动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或逆转“三高”疾病的进程。那么,“三高”患者该如何运动?
近年来,区医保局、区卫健委和区体育局联合上海体育大学,积极探索“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开展社区(运动)健康师试点项目,通过科学的运动干预来促进健康水平的提升。2022年,改项目获评“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
自2月27日起,五角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运动干预门诊”,为“三高”患者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处方”。
“运动干预门诊”融合疾病诊治、运动能力及风险评估、科学指导、慢病健康管理于一体。患者在接受评估后,由中心医护团队联合专家团队(上海体育大学刘教授团队)制定科学可行的运动处方。
该运动处方所需的运动能力和风险评测方法已获得国家版权登记,像指导吃药一样,指导患者每周运动几次、每天运动多久、怎么安全运动。通过科学的运动指导“三高”患者“多运动”,达到“少吃药”、“不吃药”和“减费用”的效果。无论是“三高”里的哪个高,都可以参与到项目中来。
患者在拿到运动处方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居家线上干预、指定机构现场干预、医疗机构内干预进行运动。
居家线上干预,即在家自己做运动。适合运动风险低、日常能够自觉积极运动的患者,使用智能腕带设备在家运动。
指定机构现场干预,即在健身场所做运动。适合运动风险不高,但运动积极性不高、需要他人督促的患者,可以到指定的健身机构场所开展运动。现场有专业的社区(运动)健康师或社区(运动)健康师助理提供指导和安全保障。
医疗机构内干预,即在医疗机构做运动。适合疾病状态复杂、运动后可能存在风险的患者,需在医疗机构由康复科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开展运动。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运动,医生和社区(运动)健康师等专业团队都会定期评估患者的慢病情况,观察运动是否有效,达到“三高”的全面、科学、个性化健康管理。
有需求的“三高”患者,快快动起来。
运动干预门诊
接诊对象:
1、参加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2、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脂血症其中1种或1种以上;
3、经综合评估符合运动干预条件且自愿参与“三高共管”试点项目的人群。
门诊时间:
周二13:30-16:00
周三13:30-16:00
门诊地点:
全科诊室六(武东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