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重生” 定海居民“喜提”美丽新家园

2024-02-05

  我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2023年是本轮“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的收官之年,我们以定海路街道时运苑小区为例,通过展示“美丽家园”建设成果,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时运苑小区隶属定海路街道复兴岛居委管辖,南靠理工大学、东邻理工大学、北靠理工大学、西邻军工路,小区三面被理工包围。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集商品房、售后公房、租赁公房的混合型小区。其中,六层楼26个门洞,20层高楼3幢,20号为养老院,总面积72589平方米,共有839户,实有人口约2250人,60周岁以上老人达到48.5%。由于时运苑小区建造时间较早,当时居民收入不高,居民购买私家车人员较少。所以,开发商在建造小区就没有建有地下停车库的想法,特别是小区还有3幢20层高层。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居民购买私家车人数逐年增多,更有一些家庭还会有2-3部车,到现在车辆已达到三百多部,全停放在地面上,从而造成车辆乱停乱放。导致小区道路堵塞,绿化被占用,居民要想在小区散步都很难,居民意见很大。为解决小区道路狭窄、停车困难、绿化杂乱、居民出行难等问题,复兴岛居民区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三驾马车”作用,以睦邻小区创建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居民自治,以“美丽家园”工程为契机,开展了系列小区治理和提升小区环境,破解小区难点等相关工作。
  一、具体做法
  时运苑小区是一个二十多年的老旧小区,由于三幢高层无地下停车库,小区所有车辆只能停放在路面道路一边,致使小区生命通道严重堵塞,不要说是消防车就连120救护要想通过都很困难,居民意见很大,多次向有关部门投诉,这是其一。其二,小区原有停车位160个,随着居民的生活日夜提高,购车居民越来越多,小区实际车辆达到300多辆,导致小区车辆乱停乱放,甚至有些车主回家晚一点停车都变成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时候为了停车问题拨打110,车主苦不堪言,很多居民到居委、业委会提出:希望调整绿化解决小区生命通道和停车难等居民所需所急所盼的问题。对于扩宽道路,调整绿化增加车位,这不是想做就做的事情,其次要实施以上两个项目可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如何得到业主的同意和支持?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办更大的事?为此,党总支多次召开“两委班子”和“三驾马车”联席会议,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到相关部门进行咨询,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将方案提交党员大会和居民楼组长会议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后,形成以“美丽家园”为契机,物业共同参与,用公共收益(停车费)为资金来源的方案。随后展开了征询工作,有96%的业主同意对小区道路进行扩宽,绿化进行调整,对个别不同意的业主,我们成立了以居民楼组长为主体的“协调、推进、监督”小组,分小组协同居委上门对不同意的业主做工作,以居民的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那些不同意的业主,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时运苑小区改造项目以99%同意率通过。此次的道路扩宽、绿化调整共计投入130万元,项目完成后,生命通道将完全畅通,停车位也将由原来的160辆增加到320多辆。增加率达到100%。然后,居民共同参与制定完整的停车细则,通过征询方式取消原有一部分固定停车位,实行“三证合一”“先到先得、就近停车”的原则,确保业主不再为停车难而发愁。在项目实施之前,我们对整个项目做到:“公正、公开、透明”,对项目采取的审价机制,并将审价机构出具的审价结果进行公示,目前整个的项目已基本完成。
  二、主要成效
  复兴岛党总支团结带带领“两委班子”和“三驾马车”实现小区微更新,广泛开展居民参与,居民自治,解决时运苑小区居民“急、愁、难、盼”民生项目,攻克了“打通生命通道”“解决停车难”一系列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惠及小区居民2200多人。在这一过程中,党总支战斗力不断增强,居民融合度不断提升,自治意识不断增强。时运苑小区从一个破旧不堪的老旧小区飞跃变成一个环境优美,道路宽敞,停车有序,居民生活品质有了质的飞跃的睦邻小区。2022年本居委“打造民心实事项目,推进睦邻小区建设”获得杨浦区年度优秀睦邻项目奖。
  三、经验启示
  通过小区微更新、微改造解决小区生命通道畅通,化解老旧小区停车难等现在大多数小区都存在的棘手问题,这主要还是要靠党建引领三驾马车,党建引领开展居民自治和共治。虽然在过程实施中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一些居民的不理解,但是只要我们能正确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正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切从为居民服务,为解决居民的烦心事,糟心事出发,我们相信会得到更多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同时,居委每一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绝对离不开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及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