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同济24小时创新生态单元怎么建 基层团支部来献计
2024-02-05 当前,上海市正计划在全市建设20个“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四平路街道作为上海市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道试点,如何打造具有四平特色的环同济青年创新生态单元?近日,一场以“创建四平路街道环同济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为主题的头脑风暴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演,各居民区、“两新”团支部书记、上咨集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员20余人参加。
24小时创新生态单元指的是全时、全景、全阶段的满足青年8小时高质量休息、8小时高品质生活、8小时高质量工作的典型区域。
会上,由来自上咨集团智库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向大家介绍了四平路街道创建环同济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的基本概况,组员们就以下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选派小组代表上台交流。
“青年在四平路街道开展创新活动,在工作、社交、居住方面还有哪些需求?”
“基层在激发青年创新方面有哪些特色活动或资源?是否可满足需求?仍有哪些不足?”
“为更好创建‘24小时青年创新生态单元’,四平路街道不同于其他区域的亮点是什么?基层有什么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
第一组
陆军(鞍山一村第一居民区委员会主任、团支部书记)
加大对青年活动的资源投放和创新力度:围绕社区资源较少,对青年吸引力不足的现状,建议在青年关爱、活动创新上下功夫,吸引青年加入社区互动,激发青年的主人翁精神,参与到社区文体赛事、爱国卫生等活动中。
第二组
王祖焱(鞍山四村第二居民区团支部书记)
为青年提供关键资源保障:针对街道大学生群体多、白领青年集聚的特点,提出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就业培训会、提供创业空间、过渡住房保障、开展节庆市集、国学讲座、志愿活动等形式,为青年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强化与社区的互动,助力青年成长。
第三组
汤冬平(公交新村居民区团支部书记)
将青年作为全龄友好社区的纽带:积极利用临近同济大学、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的区域化优势,开展青年人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着力打造青年特色的文化品牌。引导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围绕着家门口的好去处、家门口的好服务、睦邻文化示范点等明星工程和实事项目,鼓励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困境青少年陪伴、职业启蒙、敬老、爱老服务等。
第四组
徐伟(上海欧萨评价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团总支书记)
关注青年心理健康、拓宽宣传渠道:聚焦青年普遍存在较大就业、心理压力、业余生活单一等问题,希望提供创新创业、租房补贴、专业心理辅导、午间一小时等资源供给和服务,通过官微等渠道发布,加强在青年群体中的宣传度。
会后,四平路街道团工委开展了“福龙迎新春——2024年四平路街道基层团支部迎春活动”,活动现场,大家写春联,DIY花艺福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
下一步,四平路街道团工委将继续依托“环同济”青年交流平台,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在学习和交流中汲取先进经验,在碰撞和思考中提升团支部书记能力素质。同时,积极整合环同济优势资源,聚焦青年发展型街道试点、上海少先队幸福教育实验社区等重点工作,积极打造青年“15分钟幸福生活圈”,助力“睦邻家园、精品四平”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