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餐厅开到大桥街道

2023-12-22

  “没想到我们街道的食堂还挺大的,以前也有送餐的,但像今天这么大规模的还是第一次。”谭阿姨穿着厚厚的棉衣掀开社区食堂的门帘,想着早点来店内“捧场”,结果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
  12月21日,位于长阳路1830号的睦邻社区长者食堂,正式投入使用。
  建设社区长者食堂,是大桥街道全面推进“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不断优化“家门口”助餐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这次睦邻长者社区食堂开业,不仅缓解大桥辖区独居老人、特困老人等困难群体吃饭难的问题,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更以新鲜的食材,丰富的菜品,实惠的价格,舒适的环境,为辖区居民打造了一个聚会、休闲、就餐的好去处。
  80%的菜只卖6至15元
  一碗胡辣汤,一块东坡肉,一份粉丝炒卷心菜,再配上两块素鸡,谭阿姨“洋洋洒洒”点了四个菜,价格却不算高,32元,但谭阿姨却有些懊恼:“早知道就带老年卡出来了,还能再便宜一点。”
  原来,社区长者食堂的消费定位是中低端,饭堂的80%的菜品价格保持在6元至15元。此外,餐厅面向持敬老卡的老人,给予8.8折优惠。同时,老人使用敬老卡结算,还可享受区民政局1元/餐(每天最多2元)的餐食补贴。现场,许多老人凭着手中的优惠券,可以再获得减免5元的福利。
  据了解,该社区长者食堂分美味小炒、香醇干锅、营养蒸菜、精品主打菜等六大类,每天可供应一百三十余种不同菜品,既有葱油海蜇丝、拌红肠、白斩鸡、韭菜炒蛤蜊等更适合“上海宝宝”口味的本帮珍馐,又有水煮鱼、小米椒拌牛肉、麻婆豆腐、小炒黄牛肉等“新上海人”难以拒绝的美味。同时,餐厅也时刻把握口味和软烂度的平衡,让老年朋友感到“友好”。
  360度适老改造,如同家一般温暖
  社区长者食堂在环境上有别于普通社区餐厅,通过打造360度全方位适老化环境,如暖色灯光,温馨柔和的原木拼色桌椅、防碰撞圆角、就餐空间等均为了老年人就餐更便利,尽心守护老年人的“食”光。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社区长者食堂更是将食客的健康放在首位。食堂门口设立“健康角”,设施齐备,既能量身高称体重,也能测血压血糖,进入食堂的老人可以更为便利地获取自身健康状况信息,方便控制饮食。
  就餐处还张贴有健康贴士的温馨提示,“哪些是高血压患者不能吃的”“哪些是糖尿病患者忌口的”这些问题一目了然。未来,食堂也将在各个菜品下面张贴营养价值表,既提供老人好的就餐环境,也让老人自身会吃、懂吃。
  “人情味”和“烟火味”统统都有
  针对大桥辖区独居老人、特困老人等困难群体吃饭难的问题,社区长者食堂也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贴心服务,在细节上做到让老人放心、安心、暖心。
  食堂外设有用餐停车处,方便自行车、电瓶车、轮椅车停靠;餐具处也配备有适合困难老人的特殊餐具;设立的无障碍通道也能老人畅通无阻。开业当天,社区长者食堂还为老年人准备了100余份崇明糕,用于回馈开业当天持敬老卡前来就餐的老年市民,让他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感受来自“老邻居”的关爱,打造更具“烟火味”和“人情味”的适老空间。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