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温柔的呵护 我区全面推进“宝宝屋”建设
2023-11-20 2022年底,市教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本市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满足婴幼儿家庭对社区托育服务的需求,不断解锁“花式带娃”新方法,我区积极推进社区“宝宝屋”建设。目前,首批社区“宝宝屋”在延吉新村街道、大桥街道、四平路街道设立,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区12个街道全覆盖。
社区“宝宝屋”长啥样?有哪些服务?带你了解。
社区“宝宝屋”建设是完善托育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作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组成,社区“宝宝屋”可以满足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对托育服务的多元、灵活、科学、专业的需求,通过提供计时托、半日托等多种服务形式,在家门口给予社会“最柔软的群体”最温柔的呵护。
为了让更多社区居民享受便捷、多元、优质的托育服务,我区进一步健全学前教育“分级管理、分工合作”的联动工作机制。区教育局与街道走访社区“宝宝屋”筹设点,做好“一屋一策”。同时,街道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在睦邻中心开设“宝宝屋”,教育局则有效利用园所资源,在民办园、托育园开设“宝宝屋”,让散居宝宝逐步感受集体活动。
今年7月,位于平凉路1782弄33号的大桥街道社区宝宝屋正式启用,坚持“政府主导、安全普惠、属地管理、多方参与、就近就便”的原则,为幼儿家庭提供多样化的照护和育儿指导服务。
大桥街道社区“宝宝屋”设有活动区、游戏区、母婴室,并配备充满童趣的活动材料,可满足婴幼儿生活照护及认知发展的需求。进入接待区后,需要遵守活动流程,即洗手、晨检、签到、换鞋、进入活动区,老师们会进行“一摸、二问、三看、四查”的健康检查工作并与家长做好交接沟通。
此外,“宝宝屋”设有幼儿专用卫生间、母婴室等基础设施。有需求的宝妈可以在母婴室给宝宝哺乳,同时还放置了一张小床,方便宝宝换尿布。
为保障“宝宝屋”能够高质量地开展服务,区教育局指导街道聘用具有相关资质证书的育婴师(员)、保育员作为“宝宝屋”从业人员,并依托开放大学为从业人员开展岗前、职后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安全管理、道德素养、幼儿心理、专业技能、实践操作等,全面提升“宝宝屋”托育队伍的“硬实力”。
四平社区宝宝屋设立于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宝宝屋”配备了专业的保教团队,由专业的中高级育婴师、保健员和保育员为幼儿提供科学照护。我们了解到,四平路街道“宝宝屋”内的师资配比,按照全市要求设为最低1:5,即一名老师最多照护5个幼儿。
接下来,社区“宝宝屋”将把科学育儿服务延伸至社区,让亲子游戏进屋,手把手教会家长高质量陪伴,让育儿沙龙进屋,助力家长把握科学养育方法。未来还将让优生优育指导进屋,定期开展“教养医”专家讲座、面对面咨询等。
在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宝宝屋”门口,前来接孩子回家的家长们络绎不绝,他们纷纷拿出随申码或身份证放在指定的扫描设备上,轻轻一扫,核验通过,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为进一步提升“宝宝屋”的安全管理和服务效率,“宝宝屋”预约平台已实现与“随申办”APP对接,同时建设了出入园随申码认证系统,家长可以在“随申办”选择“宝宝屋”可预约的场次,实现“随时约,随时托、随时接”。
据了解,目前我区已启用3家社区“宝宝屋”,分别是延吉新村街道社区宝宝屋、大桥街道社区宝宝屋和四平路街道社区宝宝屋。五角场、平凉、殷行、新江湾城4个街道的社区“宝宝屋”已基本建设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其余5个街道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中,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全区12个街道全覆盖。
预约方式
在“随申办”小程序搜索“杨浦区旗舰店”,找到社区宝宝屋专区,仔细阅读并填写报名信息。
符合办理条件的1-3岁适龄婴幼儿家庭,可申请一年12次计时制、临时制的免费照护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