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民情 聚民智 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殷行街工委开展10月“代表接待日”活动

2023-10-24

  “室外充电桩是否需要安装雨棚;充电桩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充电桩的宣传使用、日常维护管理谁负责……”这是正在进行的“代表接待日”活动。殷行街工委聚焦小区非机动车停车难、充电难等问题,在开鲁六村人大代表联系点召开“开鲁六村小区加装非机动车充电桩意见征询会”。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沈晓燕、区人大代表杨伟权、沈红玲、俞佩红以及社区平安办、居委会、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施工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
  开鲁六村居民总户数920户,常住人口约2500人,小区共有3个智能车棚,可停放100多辆非机动车,无法满足小区居民停车和充电需求。小区内缺少非机动车充电桩,居民室内充电、飞线充电等问题,既影响了小区整体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在小区内加装非机动车充电桩,能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非机动车充电难导致的飞线充电问题。
  会上,开六居委会介绍了小区非机动车充电难的现状及加装充电桩的居民需求;施工单位介绍了智能充电桩的消防设备、收费模式、APP智能监控等情况;社区平安办介绍了殷行街道在全市率先实现智能车棚全覆盖,将监控、安防、消防、移动端预警装置以及管理平台连通贯穿,形成智能化管理模式,实现安消一体化“一网统管”。 
  代表们实地踏勘了开鲁六村小区非机动车充电桩的三个规划点位,了解安装规划设想。并围绕非机动车充电安全及管理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充分听取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的意见建议,并结合工作、生活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们建议,一是加强排摸,把好“规划关”。要摸清小区非机动车充电数量,掌握基本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小区需安装的充电桩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在充电桩选址过程中,注重满足居民需求,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坚持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调动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强监管,把好“质量关”。通过比较,引进实力强、资质优、服务好的单位负责充电桩的安装运营和管理维护,落实主体责任。街道职能部门要密切关注推进进度,严把质量关,加强监督问效,以群众满不满意为最终标准,为小区居民营造方便、安全、美好的居住环境。三是加强宣传,把好“引导关”。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充电安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结合相关案例向居民科普非机动车违规充电引发火灾的严重后果,切实提升居民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引导,让居民自觉杜绝室内充电和主动监督飞线充电等行为,培养居民规范使用充电桩的良好习惯,提高充电桩的使用率。
  接下来,街工委将继续依托代表“家站点”平台,多渠道、多元化汇集社情民意,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