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好家风 传播最美家庭故事——长海路街道最美家庭事迹分享

2023-09-2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团结引领社区广大家庭传承和弘扬新时代家庭观,长海路街道积极开展寻找 “最美家庭”活动。周建明家庭、刘魏巍家庭、项赣英家庭、闫飞虎家庭、张怡文家庭等5户家庭被推选为2023年度杨浦区最美家庭。
  发现最美、学习最美、传扬最美,让文明好家风吹进千家万户,让我们走进以下五组家庭,聆听他们的故事。
  奉献社会
  周建明家庭
  融入社区,奉献社会
  周建明于2019年开始担任区人大机关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认真做好社会工作。他多次以社区居民身份参加街道组织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征文活动。在疫情期间,他也主动参加了社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执勤。他还被所居住的翔殷路491弄居委推荐担任退役军人思政指导员。2022年11月周建明夫妻和他的儿子儿媳,进行了遗体及角膜的捐献登记,奉献社会,回馈社会,给他人希望,传递生命大爱。  
  家庭和睦,邻里友善
  周建明家庭共有5名成员,儿子周云飞近年来从事街道信访维稳的工作。他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街道党工委的指示精神,努力做好接待处理群众上访的工作,耐心听取上访人员意见,在接待来访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化解矛盾。多次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疫情期间,他长期留守在单位没有回家,积极处理辖区内的相关事务,参加抗疫斗争。
  儿媳何晓琳在一家私企工作,疫情居家办公期间,她加入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配合居委建立了楼组微信群,把自家存有的物资无偿帮助物资紧缺的邻里,分发各种抗疫物资等,做好相关统计发放上报等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小区居民同舟共济。
  妻子史凤娟退休后,身患重病,两次二手术摘除胃、脾脏等器官。在病情好转稳定后,她参加街道和社区的沪剧班,在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还多次参加为社区居民的演出,得到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以邻为友
  刘魏巍家庭
  忠孝仁爱,以邻为友
  这是一个充满亲情、挚爱、关怀和奉献的家庭,致力于为社区和家庭做出积极的贡献。
  刘魏巍是一名高校教师,工作恪尽职守,多次获奖,同时是所在小区第一届业委会副主任和青年社区联谊会主席,是名副其实的“社区精神领袖”。
  在其所在小区出现杨浦区首个确诊病例时,他带领青年联谊会正面引导社区舆论,及时在公众号和业主群发布最新抗疫信息;率先组织社区青年实施各项防护措施,鼓励消毒公共区域自救;组建“志愿者突击队”,研发小区进出安全二维码,帮助居民“足不出户买口罩”;募集爱心款,慰问物业一线工作人员,协助及购买防疫物资;很早开展居民“在线亲子课堂”公益项目,联合专业机构推出各种趣味课程和亲子活动,比如创意美术、少儿书法、儿童舞动、趣味数学、表演与主持等,指导父母孩子互动参与的课程形式,使这段特别的“宅家生活”意外成了亲子教育的温馨时期。 
  他还协助出台《每日疫情播报机制》《疫情期间外购物资门岗管理暂行规定》《小区团购规范》《疫情期间外购物资门岗管理优化整改方案》等规章制度,并联系小区内有丰富美发经验的老师傅,为居民提供义理发服务等。
  他的满腔热情和奉献精神为社区带来了积极影响和示范效应,激励其他家庭成员也加入到社区服务中来。
  齐心协力营造幸福家庭
  妻子王倩也非常积极支持并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疫情期间她是一名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每天认真消杀,分发抗原试剂盒等防疫用品以及食品等物资,挨家挨户派送,逐一核对,确保每户居民都能及时拿到应得物资;利用专业技能基于Photoshop生成团购日报,功能启用后受到业主广泛好评。她的努力和关怀让社区群众感受到了温暖和帮助。
  夫妇互敬互爱、互谅互让,主动分担家务,齐心协力面对和解决家庭后顾之忧,共同营造健康幸福的家庭生活。作为父母,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努力让孩子生活在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他们更注重对孩子的精神关爱,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德和学习能力。
  刘巍巍家庭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社区服务中,为社会做出了实际贡献,传递邻里友爱和生活正能量。
  积极、有责任心
  项赣英家庭
  成为团长
  疫情期间,项赣英独自带着两个孩子在家,感受到了邻里的关爱和照顾。疫情结束后,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回馈邻里,创建更温暖的社区,正好遇到了区妇联组织的公益平台“益团团”活动,有幸成为了首位团长,组织小区里的20户家庭参与“益团团”公益平台首场“爸爸,我想对你说...”亲子阅读互动演绎活动的直播。通过把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入社区,为许多家庭带来更多的快乐,得到了不少宝爸宝妈们的积极响应。团长的工作包括抢购活动链接,对接活动运营方,为居民解答活动内容,组建活动群,线下接收活动物料并进行派发。在直播期间确认每一位报名人员的参与,并且积极带领大家填写意见反馈回执。期间,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做公益,让孩子们也体验了“服务他人”的快乐。
  组织幼儿读书会
  自2022年11月开始,项赣英在小区组织了线下的幼儿读书会,到目前为止总共组织了21场活动。活动的主题为社会情感学习,这一直是家长和学校都会忽略的部分,主要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负责任的决策。每月一个主题,故事会的流程包括父母精读绘本,孩子们讲故事,所有孩子推荐绘本并且互换绘本,最后进行主题相关的手工制作或者游戏。通过坚持参加阅读活动,孩子们的社会情感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孩子们更了解和认同自我,识别和控制自己情绪,延迟满足,运用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别人,欣赏和接纳别人的不同,提高了沟通和交往能力,更有韧性。同时,读书会给孩子们提供了表达和沟通的舞台,孩子们的专注力、语言表达的欲望和能力、理解、沟通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她会把读书会坚持下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其中。
  勇担社会责任
  闫飞虎家庭
  相互扶持
  闫飞虎和妻子卞承玲,分别是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副教授和主管护师,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五口之家。
  无论是短则月,长则年的赴边远海岛东福山、美济礁,还是抗击新冠疫情,闫飞虎都主动请缨并圆满完成各项保障工作。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有的时候需要常年在外,家里的重任都落在妻子和老人身上,妻子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经常加班加点,父母虽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但是一直任劳任怨为小家服务,家里有一个可爱的女儿,非常懂事,学习主动、自觉。在班级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在家里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知道父母工作忙,很多事情都会独立完成,不让家人操心。
  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婆媳关系融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敬重、公平、关爱的文明家风。
  军医成功勇救台胞
  夫妻二人心向善有担当、精技能保打赢,特别是浦东机场突遇病患心跳骤停,他们化身白衣天使,与死神争抢生命,依靠过硬的心理素质和超强的专业技能精准完成病情判断并果断展开施救,整个救治过程中,没有考虑新冠疫情,自身安危,生死时刻,在无任何防护条件下毫不犹豫的对该台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使昏迷台胞逐渐恢复呼吸,心跳和意识,转危为安,打赢“黄金四分钟”,这一幕也被人群中幼小的女儿见证。这名台胞康复后通过媒体眼含热泪表达了真挚的感激:衷心感谢大陆和大陆的医护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军医成功勇救台胞”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CCTV(4、7频道)、学习强国、人民海军等30余家媒体宣传报道,并被评为上海市“人民城市温暖瞬间”。彰显了军医夫妻的精神品质,并被授予上海市卫生健康行业“五四青年奖章”、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邻里和谐、真心待人是全家的处事态度。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丽和谐。   
  厚德载物,传承发扬
  张怡文家庭
  红色家庭的传承
  张怡文原在虹口商贸公司工作,从业三十多年,先后任营业员、采购员、商场部经理、人事科长,作风扎实,为人亲和,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2012年5月退休后的她通过招聘考核成为长海路街道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曾任教寓居委党总支书记、居委主任、妇联主席。2021年5月,她二次退休,但张怡文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仍然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目前担任街道老年协会会长、小区业委会副主任、社区党支部书记职务。
  张怡文的家庭是“红色”家庭,爱人、儿子、儿媳妇都是共产党员,这样的家庭环境,对她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前几年,小孙子出生,张怡文和爱人考虑到儿子、儿媳工作繁忙,主动承担起照顾孙子的任务,转眼几年过去了,孙子已上幼儿园,张怡文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公益事业中。
  疫情期间,张怡文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志愿者工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任务,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参与核酸检测、抗原发放、物资发放等工作,并招募到了更多小区志愿者为大家服务,赢得了居民的认可和响应。
  在去年的长三角阅马赛(长海路街道图书馆赛点)中,张怡文组建了“阅来清心阁”队,通过与队员共同阅读书籍,探讨书中内容,分享经验,最后在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
  张怡文还主动与小区独居老人曹阿姨结对,定期上门查看老人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帮助老人进行日常采买,解决了老人的实际困难并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与老人聊家常,排解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思虑。
  儿媳妇孙亚男是中医康复科的主治医师,去年11月,她主动请缨,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援滇征程,为帮助香格里拉当地医疗发展贡献力量。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每一份付出,每一滴汗水,都将成为浇灌未来的雨露。张怡文家庭以行动践行初心,用大爱扛起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厚德载物,传承发扬”的良好家风家训。   
  家,是和谐社会的最美画卷,让我们汲取榜样力量,共树良好家风。

点赞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