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首设家庭医生工作站 为白领提供“定制化”服务
2023-09-12 全过程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力,全方位提升创新产业竞争力,全要素激发创新生态生长力,全领域彰显创新环境吸引力——日前召开的十一届区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杨浦区委关于贯彻落实十二届市委三次全会精神 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 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推进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的意见》,其核心内容就是“创新四力”。
今年是杨浦创新发展20周年,创新是杨浦的第一动力。我区集聚了国家级和市级“专精特新”企业330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200家,均位居全市中心城区第一。
“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经常肿胀怎么办?”“夜里总是睡不好是什么原因?”“工作日没有时间看病怎么办?”近日,新江湾城“健康快车”驶入湾谷科技园。
来自市东医院、区中心医院(中原分院)、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嘉尚门诊部等单位的医护人员走进园区,利用午休时间为白领们提供健康问诊。
活动中,4家医疗单位还分别发布了大健康“定制版”、日间手术“周末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职工定制版”和功能社区“巡回版”义诊等特色服务,并与3家科技园区、4个居民区和复旦大学新江湾城校区进行结对,形成“健康服务共同体”。未来,健康快车将以轮值方式,每月循环驶入园区、校区、社区,为市民提供服务。
我们从现场了解到,今年底前,一个面积近200平方米的家庭医生工作站,将在湾谷科技园投入使用。作为“街校企”党建共同体健康快车进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江湾城社区卫生中心湾谷科技园家庭医生工作站,将主要面向园区企业职工提供全科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但是,在服务内容、服务形式上有所不同。
“我们会根据职业人群特点,更加注重疾病预防,探索提供‘定制’服务,比如中医养生、治未病、一二级预防宣教等,从而帮助职业人群以更好的健康状态投入工作。”新江湾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文斌透露,未来在家庭医生工作站的运作管理上,也会选派具有前沿意识、先进服务理念的团队入驻,同时在工作时间上也会和园区保持同步。
而针对企业职工周一到周五请假难的困扰,区中心医院(中原分院)推出的“周末版”日间手术也十分贴心。该项目依托“一门式日间手术”服务新模式,患者入院后即可完成术前检查、术前准备,由总院专家实施微创手术,最快当日手术、当日即可出院。区中心医院中原分院综合外科主任高峰介绍,目前已开设胆囊、息肉、痔疮、疝气、体表肿块、静脉曲张拔、拔“智齿”等项目。
事实上,像健康快车这样的项目,只是新江湾城街道立足打造党建、治理、服务新高地,做强园区、校区、社区生活服务、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新江湾城坚持国际化、智能化、法治化、人本化“四化战略”,逐渐形成空间载体多、双创企业多、科教机构多、生态资源多的“四多优势”。为推动新江湾城东、西、南、北四方协同发展,新江湾城街道于今年7月成立了“街校企”党建共同体,37家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在党建引领下共同推动新江湾城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法治、生态的全方位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党建共同体的溢出效益逐渐显现。”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黄秀娟介绍,“街校企”党建共同体在健康提升、服务提质、发展提效等工作上做深做实,把党建引领作用辐射到辖区内的每幢楼宇。在湾谷科技园,园区以湾谷驿站为载体,目前已形成政治引领、民主实践、优化营商、百领公益和贴心服务等5大类17个服务项目。
此外,街道还与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城投集团、杨科创等单位深化合作共建,对接社区、校区、园区资源,共同开展学习交流、人才培养、产学研成果转化、员工安居保障等工作,加快实现校区园区化、园区社区化、三区一体化;注入市人大、市政府“双立法点”功能,发挥人大、政协“双联络站”作用,集专家之智、聚代表之力,推动国帆路地下通道开通使用等难题的解决。
同时,以需求为导向,不断迭代优化营商的方法和路径,引入“自助办税终端”“家门口的政务服务平台”,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站”,设置“创业就业•乐业空间”,实现高频事项不出园区、楼宇便可办成,为湾谷园区企业、白领提供一站式、全天候、全生命周期服务。
据悉,下一步,新江湾城街道将对标对表十一届区委七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四力”和“创新发展再出发的实践要求”,将创新贯穿到区域化党建、群建工作中,服务基层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将区委全会重要指示要求、重大谋划部署转化为更多富有成效的实际行动,在创新发展再出发的征程上协同发力、共创未来,争做杨浦“四高城区”建设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