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峥嵘 初心未改——红色寻访系列报道二
2023-07-27 今年是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历岁月沧桑而不变,经时代变迁而弥坚。
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长海路街道团工委、长海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居住在辖区内的革命前辈进行访谈,我们将在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生不变的许党报国情怀和矢志不渝的为民初心,他们的精神将激励青年一代不负韶华、奋勇拼搏、岁月峥嵘。
初心未改
近日,上海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有幸采访了郭秀贞、陶文照夫妇,倾听他们的军旅故事。
救死扶伤数十载,战场就是他们的手术台;夜以继日不敢休,他们竭尽全力从死神手里夺人;坚定操守“冲锋陷阵”,他们誓死捍卫人民健康。他们是令人钦佩的巾帼豪杰,战争远去,英雄不朽,硝烟散去,精神长存。
陶文照、郭秀贞夫妇光荣离休后,仍然致力于医学,坚守本色。初心尤在,情怀未改,他们的信仰永不磨灭,他们的事业永世长存。
回忆起往昔峥嵘岁月,陶爷爷说自己的人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令他印象深刻的是第二阶段——战争时代。15岁从新四军中学初中毕业后,他在卫生、文艺、会计等专业里选择了学医。爷爷的军旅生涯从15岁开始一直到1990年结束。
在部队卫生学校毕业后,他参加抗日战争,与日寇进行最后一战。最后一战打了三次,第一次是在苏北的兴化城,第二次在邵伯,第三次是高邮战役。打邵伯的时候,有一次爷爷跟一个班冲到壕沟里面准备冲锋,但是敌人利用小钢炮轰击他们,一枚炮弹落下来一个班的战士全部牺牲,他的帽子被打飞了。在这场战斗中和他一起从卫生学校毕业的三个同学,一个牺牲,一个负伤,爷爷是唯一的幸存者。爷爷主要负责战地救护工作,战士冲到哪他们抢救的人就跟到哪。高邮战役中战士们包围了日本鬼子,让他们投降,但是敌人拒绝投降并表示已经向国民党投降,而当时我军在解放区,他们应该向我们投降,他们不投降,于是战士们就把他们通通消灭了,最后,在高邮剩余的日本鬼子就签订了正式投降书。
日本鬼子投降后,爷爷作为见习医务员直接参加了解放战争(在新四军一师的一个团的机关枪连),苏中的七战七捷、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福建战役等,整整两年,一直在前线担任战地救护工作。1947年5月因为身体原因被调到华东第十兵团后方医院主持医疗室工作,主要负责救治常规伤员。爷爷说到:“这是我人生记忆中难忘的战争阶段”。
郭奶奶是共产党培养的一名医生,她的童年是在新四军创办的华丰小学读书,五年级时,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火燃烧到她家乡的区县,到处烧杀抢掠,残害老百姓。学校停课,她只得在家东逃西躲,童年的心里埋下了对日本侵略的仇恨。受到共产党的宣传教育,奶奶初中未毕业,就于1946年2月参加了革命工作,任乡里妇联文娱宣股长。在解放战争最激烈的1947年5月,她约了几个同学一起参军,被分配到苏中军区卫校学习,从此成为一名白衣战士。在近四十年的医务战线工作中,她始终牢记白衣天使的使命——救死扶伤,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援助。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爱伤员似亲人,在奶奶参加过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福厦战役过程中,她获得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全中国等纪念章。军旅生涯,郭奶奶立过三等功、四等功,荣获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提起战争年代腥风血雨的经历,奶奶感慨万分。
记得那是在1948年的春天,正值春暖花开,田野里麦浪滚滚,麦穗含苞待放,豌豆花,蚕豆花紫的、红的、黑白相间,真好美啊!那蔚蓝的天空,朵朵白云追逐,人们都喜气洋洋,可就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刹那乌云密布,国民党反动派黄伯韬兵团,突然向我苏中后方医院扑来围剿扫荡。
我们这所医院位处盐城东边的黄家尖一带,南临通洋港,北横着射阳湖东面是黄海,在这片四面受阻的地盘上,收容了大批伤员又无武装力量保护的医院,面临着号称国民党正规军黄伯韬兵团的扫荡围剿,险境可想而知,在风云突变的紧急关头,上级命令我们立即分散隐蔽,撤退时轻伤员能走的自己走,重伤员用门板抬着运往河边,乘小木船运走,我年纪小个儿矮,四个人抬着门板走路总是不协调,干脆我就背着伤员走,一次我背着独腿伤员正向斜坡河边准备上船时,由于力气小,一跤跌倒在河滩爬不起来,尾部麻酥酥的疼痛,又怕伤员的患肢着地,加重伤痛,急得直流眼泪,可是这位伤员不但没有哼一声,也没有责怪我,却反而安慰我,“小医务员,没关系,我不用背了,你扶我上船吧!”我深受感动,下决心要学习老战士们勇敢顽强的精神。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辉煌的过去奠定了光明的新起点。谈起对当代青年的寄语,奶奶亲手拿笔写下:“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团结奋斗。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光荣任务也担在这一代青年的肩上。”
观察爷爷奶奶的家中陈设,看出他们生活的简朴与纯粹。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人们关注最多的是 “奢华富贵的上流生活”,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向需要及时纠正,和这些英雄对比,我不免自惭形秽。作为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该勇承使命,牢记初心,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