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延吉新村街道“小修小补‘小皮匠’”项目荣获杨浦区年度“十佳”睦邻项目
2023-07-10 近日,建高水平社会治理先行区 展新时代杨浦睦邻新风采——杨浦区年度“十佳”睦邻项目遴选终审会成功举办,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延吉新村街道“小修小补‘小皮匠’”项目荣获杨浦区年度“十佳”睦邻项目。
“小修小补‘小皮匠’”项目
延吉新村街道“小皮匠”项目坚持把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居民意愿,通过多方共治和居民自治,帮助“小皮匠”这一为居民所迫切需要的“社区巧人”回到了小区中间,让社区中重新增添了“烟火气”,受到群众欢迎。
改造流动服务车,服务场所规范化
小刘师傅十几年前来到街道控江路888弄杨家浜小区做送奶工,他为人热心,又会做很多小修小补的活,时常免费帮邻居修东西。久而久之,附近的居民有什么小修小补的活计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在居民的劝说下,小刘也开始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后来送奶工慢慢被时代淘汰,小刘索性淘了辆废弃的面包车,放在小区内靠近门口的道路一侧,做起了专职的“小皮匠”。也正是这辆常年放在小区门口的面包车让部分居民心存疑虑,认为车子停在这里会占用消防通道,妨碍车辆正常进出。还有居民对其长年占据较大停车位面积但只交付一个车位的费用表示不满。然而小区大部分居民都希望留下这位既省钱又省心的“小皮匠”,于是纷纷找到居委会,希望让“小皮匠”留下来。为了照顾居民的不同意见,居民区向街道申请了项目经费支持,用来帮助小刘缴纳更多停车费,并且用这笔经费给服务车做了改造升级。升级后的服务车挂上了“柒事捌事小区便民”的牌子,不仅外观更好看,还成了小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梳理服务清单,服务内容公益化
服务场所问题解决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小皮匠”服务的规范性,居民区帮助小刘详细梳理了服务清单,并按照“微小服务微公益、困难群体免收费、小修小补小优惠”的原则对服务内容做了区分。对于水电维修,疏通马桶、下水道,磨剪刀、菜刀等服务,小刘都是把其作为公益项目免费提供,居委会也会在固定的时间邀请小刘参加公益活动,由居委会提供物料,小刘提供人工,公益日所有服务全部免费。而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居民和其他生活困难的居民,小刘原则上不收取费用,老年居民都说为人民服务在小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对于一般居民群体需求的诸如修电动车和自行车、修鞋、理发、小家电维修等小修小补的服务,小刘也是在维持自己生活的前提下能少收就少收,以半公益的心态来做这些事情。对于此前小刘提供服务中需要资质认定和去派出所备案的部分,如修锁、开锁、配钥匙等,暂时作下架处理。然后,在街道自治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规定进行备案,让这些便民项目得以很快重新回到服务清单中。
召开业主大会,服务身份合法化
居民反映最强烈的是小刘在没有取得资格认定的情况下,无证收费经营。但是根据实际情况,除开锁、配钥匙这些项目可以在派出所认定备案外,其它诸如磨刀、理发、小物件维修等取得相应资质非常困难,甚至找不到获取资质的途径。居委会商议过后,决定按照“有法依法,无法依规,无法无规,居民自治”的原则,启动业主大会程序,让业主决定小刘的去留,究竟是便民还是扰民,由大家说了算。居委会先是在小区进口的公示栏处张贴公示单,让居民反馈对“小皮匠”服务车的看法。在经历前两部分的整改之后,公示单贴出3个月,没有收到一条来自居民的反对意见。在随后召开的业主大会上,关心小刘去留的热心居民纷纷投票同意小刘继续在小区提供服务,最终以压倒性的优势帮助小刘在程序上取得了合法的服务身份。离开小区两个多月后,居民们又在“柒事捌事小区便民”的牌子下面看到了熟悉的“小皮匠”的身影。
得益于这一项目创新和示范,街道挖掘区域内类似的“能人”“巧人”,助力更多的“小皮匠”回归社区,为人民城市增加更多“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