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水日和地球一小时 四平路街道从点滴做起

2023-03-29

  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在“世界水日”“地球一小时活动日”相继到来之际,为了提高社区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四平路街道举办了多场环保活动,倡议居民们提高环保意识,践行环保理念,让更多的人能成为“地球卫士”和“绿色使者”。
  “四济人家”党群服务站
  “我们的蓝色星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但是仅仅有不足1%的淡水可供人类利用……”来自同济大学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陈煜宁娓娓道来,台下数十位少先队员聚精会神,兴趣盎然。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团中央关于“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系列活动的号召,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工匠精神,近日,正值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一场以“珍贵的水”为主题的环保科普活动于“四济人家”党群服务站举行,来自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生态文明志愿服务队,为少先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水资源科普课。
  来自自然界浑浊的水,是如何变成千家万户水龙头流出的生活饮用水?针对少先队员们的好奇,志愿者特地将水处理模拟实验带上讲堂,手把手指导少先队员完整实践水的混凝、沉淀、过滤等过程。
  根据科普及实践内容,少先队员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净水实验比赛,和家长一起设计实验、实践操作,用细沙、粗沙等实验材料模拟“过滤”装置、“沉淀”过程,通过亲手实验亲眼观察到水由浊变清的过程。
  活动最后,志愿者为少先队员们逐一颁发“环保小卫士”成长护照,并为系列活动进行盖章。
  下一步,四平路街道团工委、社区少工委将继续充分整合环同济优势资源,通过宣传教育、社会倡导、互动实践等形式,调动青少年保护环境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积极打造少先队“15分钟幸福生活圈”,助力杨浦创全和“睦邻家园、精品四平”建设。
  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
  “原先我对水的来历、水质完全不了解,只管用就是了,没想到背后门道这么多…”已经退休的张女士是家里的“马大嫂”,日常淘米烧饭,与水最“亲”。近日,她参加了一场面向社区居民的“中国水周”科普活动。
  近日,上海市水利学会、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专家学者,在抚顺路睦邻中心活动室内,与社区居民,共同解开神秘“水密码”,了解一滴自来水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要对水源地开展水质检测,确定它适合取水。再将其输送到净水厂,根据适当的净化方案,去除水中对人体不利的杂质,再通过清水管道,输配到家家户户……”主讲教师周婷如,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在上海市政总院从事给水工程设计应用和技术研发工作。
  演讲之余,活动现场还开设了互动问答环节。“我区的水质近来如何?”“我家前些年装了净水器,为什么流出来的水反而有黑色沉淀物质?”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讲师们也都一一解答。
  对于学到的新知识,很多居民直呼有趣又有用。来自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分校的崔益菲小朋友则表示,自己再一次意识到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每一滴水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要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不造成无谓的浪费”。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的节水意识,提升了广大市民群众对水资源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营造了珍惜水资源、爱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良好氛围,为我区创建文明城区添砖加瓦。
  阜新路社区睦邻中心
  3月26日下午,阜新路睦邻中心组织社区周边青少年开展了一场“我与地球同呼‘熄’,绿色装扮新生活”主题低碳环保活动。
  为了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地球1小时,老师使用PPT为孩子们详细讲解了“地球1小时”的由来和意义,提高小朋友们对“地球一小时”的认识,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
  此外,为了加强小朋友们对“低碳生活”理念的了解,社会工作者从大家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使小朋友们在了解低碳生活的同时,增强他们节能环保的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的小事做起,与自然共存,为地球发声。
  紧接着老师为小朋友们介绍魔法种子盲盒的种植规范,并按照栽种的难易程度,带领大家认识了几种较常见的盆栽植物。社会工作者现场演示讲解了种植、浇水等种植步骤的具体方法及养护常识。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们的耐心指导下,小朋友们也纷纷动手操作起来。在活动最后,小朋友们都十分期待种子盲盒的成长,并纷纷表示会将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于心。
  本次“我与地球同呼‘熄’,绿色装扮新生活”主题低碳环保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从中了解了“地球1小时”的意义,也加强了孩子们的节能环保意识。

点赞0 收藏0